返回

第358章 高阳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58章 高阳殿 (第3/3页)

。这就找个由头领人回避。”

    “这……莫要乱说!”吴王沉吟着,瞪他一眼:“尽上谗言!这是寡人能碰的?再说了,寡人对人妻也没太大兴趣。”

    寡人喜欢的,是柔奴,不对,是宣徽使那类反差的女子。

    或者,张惠那种……父皇那话怎么说来着?

    对,病娇。

    元谢满脸淫笑,低声道:“还抓的有一帮汴宫女官女冠,各有风情。留几个在殿下身边伺候?”

    “住口。你没碰吧?什么皇家、篡国大盗、节度使的东西,俺们离得越远越好!”

    “高澄骑了郑大车,事发,高欢不也捏着鼻子杀了告密人认了?圣人岂能为了个陈金凤和殿下翻脸?”元谢继续撺掇。

    吴王摆手:“住口住口!且退下,寡人有话要问问陈金凤李美人她们。”

    元谢露出了大堪玩味的笑意,转身走开。

    诸人也悄没声退下。

    吴王严肃一下,上前两步。

    跪在那的陈金凤就是浑身一震。

    不论再怎么撑着气度,不过还是个亡家贼妇。若圣唐亡了,我李家那些宫娥嫔妃姐妹,大臣家眷,在朱氏父子手下,又会遭遇何等命运?

    吴王缓缓踱步,捉摸着应该摆什么态度。

    自己的身份是诸王。见到降人,贼人家眷,是不是该表示两下宽宏?许以生路?

    好像历来的士人,对这种惠而不费的向敌人家眷网开一面的事都高看得很。

    可按父皇所说。

    把持多少权力、好处,就承担多少责任和代价。

    你不能只在大厦倾覆的时候才说你和朱大郎和叛军没关系,是无辜女眷。

    落到父皇手里,以这些贼妇的姿容,多半富贵依旧。

    他实在是不甘啊。

    万一再出一个张惠,圣唐中兴未半而危矣!

    顿步,吴王扫过诸女,眼中凶光大放。

    还没等打定主意,李美人已抬起头,一双眸子,泪光闪闪的看着吴王:“殿下莫要杀我。俺原是朱温妾室,朱大郎强抢去的………被朱温纳入时,俺也没想过当时名声赫赫的全忠会造反,篡位呐。不然,俺岂会……”

    李美人跪在地上,哽咽失语。

    “殿下,也饶妾一命吧。”刘氏也爬出来,披头散发砰砰顿首:“妾可以陪殿下睡觉,就是殿下想的那种。”

    看着这双牵丝媚眼,吴王想到了蓝田县的美丽传说:“你就是尚让、时溥、朱温、敬翔之妻?”

    “是的,妾服侍得他们,更服侍得殿下这等少年英雄。妾口……”

    吴王看向陈金凤:“想死还是想活?”

    陈金凤长叹一声:“千古艰难唯一死,命到绝途乞天恩,自是不想与安史巢蔡妻妾一般残酷下场。”

    吴王走来走去,突然回头冷笑:“如果寡人现在砍杀了汝辈,何如?”

    听到冷森森的这句话,陈金凤看着他,垂下头:“大功,殿下已经得到了。把我辈交给朝廷发落就是全功。何必,节外生枝………窃以为分辨正邪不是殿下该追求的,无过无厌才是。”

    吴王仰天长长出了一口气。

    良久,他抿着嘴,微微点头:“成全你了。”

    陈金凤叹息:“那些被杀掉的朱氏子,可有处分?”

    “早安排了,包个盒子妥善下崖,我李家自不会作践一群孩童的尸体。”

    陈金凤行礼下去:“多谢殿下关顾,回护之处,无以为报。若得活命,再说罢。”

    吴王举步而出:“忘掉你们那些亡夫那些怨恨那些小心思罢!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汴梁不会是最后一个被灭的诸侯。这个时代,剩下的只会是我李家的不死王朝!”

    “选些女官宫女送到高阳殿,看好她们。”

    晚些时候,几名宫女抬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木桶,后面跟着的宫女提着食盒和生活用具。

    “吃饭。”为首的大宫女将东西放下,便转身退下。

    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是简单的粟米粥和咸菜,一些肉蛋。

    饥饿压盖了恐惧。

    诸女迟疑地、小心翼翼地围拢过来,默默地盛粥,拿饼,然后飞快地缩回去。

    空旷的大殿里,只有小口小口的细微进食和碗筷碰撞。食物温暖了几乎麻木的身体,也稍稍驱散了一点寒意。

    陈金凤也打了一碗,先一点点喂给女儿。

    朱茶茶吃完,咂咂嘴,翻头睡去。陈金凤来到窗边,戳开一孔向外而望。

    映红天的火光多已熄灭。

    视线所及,军卒不时巡逻经过。

    狂潮已然退去。

    平静,如香蔓延。

    陈金凤不知未来会怎样,那位圣人会如何发落她们。

    但此刻。

    她深吸了一口清冷的带着焦气的空气,缓缓闭上眼,嚼着一块蒸饼。

    中原的风暴,似乎真的过去了。

    光化元年三月初六,汴州易手。

    三月十三,元皇圣帝抵达背叛于他的汴梁。

    一个时代,结束了。

    光化元年可以退场,天复元年将会到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