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张承奉 (第2/3页)
得多少有些不耐烦的归义军百官一阵嗡嗡低哗,不自觉地开始检查衣冠。
张承奉缓缓一提躞蹀带,面无表情。但熟悉他的人看得出,现在,他心神不宁!
“哒哒哒!”远远地,更多的马蹄声传来,踏得地皮都在微微震颤。正在那里信马由缰的张承奉变了脸色,朝路边的都虞候索忠府看了一眼,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是使者雇佣的一些杂胡,充任护卫,大约百余人。”索忠府解释道:“崔玄硬得很,坚持要带在身边,仆……”
“他在哪里雇的?他凭什么雇到?”张承奉眼睛一瞪。
“仆……”索忠府尴尬道:“许是使者身份。上次太常卿苏荣孤身来使,也是甘肃一带的突厥人、回鹘人主动护送的。”
“哼!”张承奉一甩马鞭,心头涌起一股本能的嫉妒和不安。
入娘的只是一个使者,一个文官,仗着圣唐使者的身份,在西方就有这般号召力!李家还有这等影响力?我怎么没感觉到,归义军怎么没感觉到?
“来了来了!”又是几声惊呼。
张承奉闭了闭眼,压下烦躁,换上礼貌的微笑,抬起头。
“哒哒哒……”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团黑潮。
及近,见车马萧萧,百余步骑都是长大汉子,衣甲妆容却不统一,有些是深目高鼻的汉人装束,有些则还是披发断面的模样。大队人马簇拥着三杆旗帜,前头写着一个大大的火红唐字,旗缘插了一圈鸡毛鹰羽,猎猎卷动。中间写的“元皇圣帝”,后面写了个崔,装饰简朴得多,白底黑字。三面旗估计是现做的,脏兮兮的,做工也粗陋。但在风沙里,依然分外显眼。
到最后,才看见几名黑斗笠的嗢末骑士,护着两个青衣人出现在视野里。
都是楚楚公服,腰挎剑,各自手举着一根绑着金铜叶、红丝绸带的竹竿。金叶随风发出风铃一样的清脆节奏,丝绸带红艳艳的翻涌卷动,似乎直撞进人心里。
蓦地,风暴吹散尘埃,马背上赫然现出一张年轻而阳刚的面孔。腰背笔直,马蹄哒哒,带着逼人的锐气,才一出现,就夺人眼球。
“掣!”崔玄一捉绳,坐骑几个撒欢,还未停稳,他便把竹竿一插,借力滚鞍下马。然后竹竿一举,就朝着归义军百官,沙州豪强耆老,张承奉,大步走来。
张承奉抓着马鞍的手指已经泛红,只是盯着崔玄。
背后列阵迎接的众人默默看着眼前景象,辨认着旗节,观察着徒步走来的崔玄身态,一个个色愈恭。他们归义军,虽然也是一方诸侯,但对着帝国留下的这余烬菁华,还是萤月之别!
张承奉回头顾盼,见众人表情和动作都恭敬凝重了起来,太阳穴突突一跳,几乎张口就想下令——回城,不见使,不见诏!
万一是来让移镇的,诏书一宣,在部下被震慑的情况下,必然发生内部人心离散。就算不当场散伙,下克上,也将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崔玄每一步的靠近,这份冲动就越强,张承奉重重夹着马,都快把马夹跑。他的十几个心腹纵马上前,围在他身边,只是等号令。张良真眼疾手快,一抵鞭:“少帅!”
张承奉深深吸口气,冷着脸点点头:“某省得!”
时间又快又慢,迎面而来的队伍次第驻足,在两边排队。
崔玄瘦高的身影,在张承奉十步外停下,利落道:“怎么看到某来了,张帅这副模样?”
张承奉似乎才被惊醒,猛的跳马,小跑上去。他手下一帮人看着张承奉的背影,见到他拜倒,这才也呼啦啦行礼:“恭迎元皇圣帝!长乐未央!嘉福永受!恭迎崔使!”
礼毕,崔玄才一边打量张承奉,一边走最后十步。只见此人生得牛高马大,严肃的五官神色里流露着清澈的愚蠢,和自大轻佻,望之不似人臣。
到了面前,崔玄轻轻碰了下张承奉。
张承奉和众人顺势站起,张承奉正待寒暄几句,转移话题,先把崔玄带进城宴饮,避免公开传诏。却见崔玄一摆手,掏出诏书,对着乌泱泱的人群开门见山:“上谕!”
张承奉眼里闪过怒火,可是百官耆老已经顿首,也只得不情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