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三章 :整合和垄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三章 :整合和垄断 (第2/3页)

    虽然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殖民地的开发,国内对于小型船只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但相较于造船厂数量的增长来说,对小型船只的需求增长是有一定限制的。

    经过工业部门对于千吨以内的民用船只的订单数量和利润的统计,我们发现了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

    相较于五年前,目前千吨以内的民用船只的订单利润已经下降了15%。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人均收入在不断的增长,另一方面就是在小型造船厂数量激增的大背景之下,小型船只的竞争度也在不断的增长。

    按照目前小型造船厂数量增长的幅度来看,或许在10年以后,这些小型造船厂就会从盈利转变为亏损,从而影响到整个造船行业的发展。”

    其实说白了,目前西班牙的造船业在大型船只和小型船只两种方向上,处于情况截然相反的两种极端。

    小型船只市场因为造船厂数量太多的原因,订单的竞争相当激烈,造船厂为了获取订单,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售价。

    这就导致小型造船厂的利润越来越低,很有可能在未来会面临收入小于支出的局面,从而导致小型造船厂大面积亏损甚至破产。

    而在中大型军舰方面,西班牙的造船业却体现出粥多僧少的局面。

    除了更多注重军用船只领域的四大官方造船厂之外,西班牙雇工超过500人的造船厂一共拥有43家。

    这43家造船厂当中,有32家只能建造千吨级别的中型船只,无法建造数千吨的大型船只。

    真正能够建造大型船只的造船厂只有11家,这11家造船厂的规模不一,能够同时建造几艘大型船只的只有零散的几家。

    随着西班牙对非洲殖民地的开发,本土和非洲殖民地之间的经济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从本土运往非洲,也有大量的货物从非洲运往本土。

    这些货物的运输全靠着大型货轮的参与,这也是为什么说西班牙造船业在大型船只方面体现出粥多僧少局面的原因。

    大型船只在西班牙国内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甚至贵族和资本家成立的运输公司还不得不在国外采购大型运输船。

    除了西班牙本土和殖民地的经济交流之外,西班牙对外进出口也需要大量的货轮提供助力。

    面对着中大型造船厂数量不足的缺点,也确实有必要考虑合并一部分小型造船厂,提高西班牙在中大型造船厂方面的底蕴和数量。

    听完霍维利亚尔·索莱尔部长的汇报之后,卡洛点了点头,询问道:“对于我们在造船业方面的问题,工业部门有什么想法吗?”

    霍维利亚尔部长点了点头,回答道:“陛下,在我看来,我们是不需要这么多的小型造船厂的。

    小型造船厂的建设成本太低,有一定的资金就能建立一家颇具规模的小型造船厂。但在中大型造船厂方面,哪怕具备足够的资金,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建设出一家中大型造船厂。

    考虑到我们对大型船只越来越多的需求,我认为有必要整合一部分小型造船厂,将我们的中大型造船厂数量提升到50家以上。

    同时,政府应当出台一定的补贴政策,帮助这些中大型造船厂更好的稳住脚跟。只有这些中大型造船厂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站稳脚跟之后,我们的造船行业才能和欧洲其他列强比拼底蕴。

    在此之前,政府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代价,或许还要帮助这些造船厂培养新的一批熟练的造船工人。”

    对于这样的手段,西班牙政府其实已经不陌生了。

    早在十多年前,西班牙在军用造船厂的领域就采取了同样的方法。

    原本的西班牙军用造船厂也是有十多家的,最终经过整合之后,只剩下了目前的四大军用造船厂。

    霍维利亚尔部长的提议,实际上就是仿照西班牙在军用造船厂方面的整合经验,整合一部分民用造船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