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二章 :海军军备竞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二章 :海军军备竞赛 (第3/3页)



    早在之前,他就让意大利的海军跻身世界前五。意大利海军的总吨位高达24.2万吨,海军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德国,奥匈帝国和西班牙这三个国家。

    当然,这24.2万吨的海军吨位也是有一定的水分的。西班牙的海军吨位之所以落后于意大利,主要原因是几十年前的风帆战舰几乎全部被淘汰,主力战舰就只剩下近几年建造的铁甲舰而已。

    而意大利一方面大肆建造铁甲舰,另一方面也保留着之前的风帆战舰。所有军舰加起来的吨位高达24.2万吨,但在铁甲舰的数量上却是落后于西班牙的。

    目前世界海军的排名,英国第一,法国第二,俄国第三,西班牙第四,意大利第五,德国第六,美国第七,奥匈帝国第八。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三国同盟大力发展海军的原因,他们的海军相较于法俄同盟来说,实力差的并不止一星半点。

    如果不发展海军的话,法俄的联合舰队会称霸地中海,从而影响到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海岸的稳定。

    德国的沿海虽然不会受到法国舰队的侵扰,但如果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因为海岸失守陷入混乱的话,德国自己一个也是撑不了多久的。

    在英国和西班牙大肆建造海军的同时,意大利也宣布了自己的海军建造计划。

    虽然意大利的陆军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意大利的海军还是值得一提的。更重要的是,意大利在造船业方面的水平比较优秀,这也是意大利海军能够跻身世界前五的原因。

    此时已经来到铁甲舰向前无畏舰转型的时代,哪怕战列舰的说法还没有在各国流行开来,对于这种军舰的构想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各国在主力军舰的研发当中,都想要设计出一艘更加强大的军舰。在这方面英国人是做得最好的,他们不仅会引领战列舰的时代,还会引领战列舰之后的无畏舰的时代。

    对于造船业规模相当不错的意大利来说,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战列舰野望的。

    在得知西班牙的战列舰是卡洛花费大代价公开招标得来的之后,卡洛的哥哥翁贝托一世在意大利范围内也进行了公开招标,并且宣称谁能够设计出让意大利海军满意的作品,谁就能获得一大笔的资金奖励和其他各项的补贴政策。

    这样的公开招标受到了意大利造船厂的高度重视,引起了各大造船厂的竞争。

    在1890年的10月份,意大利也宣布会在未来5年内建造至少5艘战列舰,并且投入2亿里拉的海军经费。

    意大利的里拉和西班牙的比塞塔是等值的,这也代表着意大利政府投入到海军的建设费用和西班牙也差不了多少。

    光一个意大利就如此了,更别说德国和奥匈帝国了。

    对于海军的建设,德国政府是相当重视的。

    此时的德国已经来到了威廉二世的时代,德国的外交政策再也不是俾斯麦时期的孤立法国,经营欧洲了。

    早在几年前,德国就在不断地开拓殖民地。在威廉二世成为德国皇帝之后,德国对于殖民地的重视已经不断的提高,海军也成了德国军事建设的重要力量。

    早在1889年的10月份,德国政府就宣布会在未来5年内投入至少1.5亿马克发展德意志帝国自己的强大海军。

    在1890年3月,德国政府又宣布追加5000万马克,一举将海军发展经费扩张到了2亿马克。

    马克是要比比塞塔更加值钱的。2亿马克相当于2.5亿比塞塔,这也代表着德国对海军的投入也和西班牙相差不大。

    至于三国同盟剩下的奥匈帝国,他们对于海军的投入就要少一些了。

    这倒不是奥匈帝国不重视海军,实在是奥匈帝国的财政有限,无法在大规模陆军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大规模的海军。

    更何况奥匈帝国的海岸线比较短,所有的海岸线都集中在亚德里亚海海湾。亚德里亚海是地中海内部,巴尔干半岛和亚平宁半岛之间的海湾,最窄处甚至只有70公里出头的距离。

    这也代表着,一旦奥匈帝国和法国开战,他们的舰队很有可能会被直接封锁在亚德里亚海,根本无法进入地中海,更别提前往大洋作战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