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海权论和造舰计划 (第2/3页)
哪一方,西班牙始终都会在对立面。
如果有国家愿意倾尽全力帮助西班牙收复直布罗陀,卡洛也不介意让西班牙加入其所在的同盟,完完全全地参与一场世界大战。
反正西班牙的地理位置注定会远离欧洲主战场,只要本土不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对西班牙来说就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在海权论的影响之下,欧洲各国都加快了对海军的建设。随着时间来到1890年,卡洛也终于决定加快对战列舰,也就是前无畏舰的研发。
1890年2月22日,卡洛以王室的名义向西班牙的几大造船厂增加超过5000万比塞塔的投资,并且以1000万比塞塔的奖金公开向全西班牙的所有军用造船厂招标下一代主力军舰的设计。
卡洛重视海军发展的态度已经相当明显了,作为首相的卡诺瓦斯伯爵自然也不会站在卡洛的对立面。
几天后的2月27日,西班牙内阁政府正式对外公开未来五年的造舰计划。
海军部门决定,将在未来5年内至少建造5艘万吨级别的主力军舰外加10艘7000吨级别的次主力军舰。
这也代表着未来5年内,光是中大型军舰,西班牙建造的军舰总吨位就将超过12万吨。
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份计划,西班牙的海军至少能够前进一两个名次,彻底奠定海军强国的地位。
当然,这一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海军部门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主力军舰的设计。
考虑到欧洲各国造船行业比较发达,卡洛自然也不可能将希望全部放在国内的造船厂上。
1890年3月份开始,西班牙海军部门也向欧洲比较著名的几大造船厂发去了招标通知,邀请各大造船厂为西班牙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海军设计。
如果有令海军部门满意的设计,西班牙方面也不会吝啬。不管是西班牙国内的造船厂还是国外的造船厂,只要招标成功,就能无条件获得1000万比塞塔的奖励。
1000万比塞塔也不算是小数字了。这段时间以来,随着西班牙的经济繁荣,比塞塔的价值也在不断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比塞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本位制,而是银本位制到金本位制的过渡时期。
在卡洛加冕之前,比塞塔的价值都是用白银来衡量的。这也导致比塞塔的价值会因为国际银价的波动有较大幅度的浮动,实际价值也略低于法郎和里拉等同级别的货币。
自卡洛加冕以来,随着印有卡洛头像的西班牙新比塞塔通行,比塞塔也由银本位制开始向金本位制转变。
目前比塞塔和英镑的汇率已经变成了较为稳定的25:1,也就是1英镑能够兑换25比塞塔。
之所以和英镑进行汇算,主要原因是英镑的汇率比较稳定。英国在1816年就确定了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这也让1英镑的价值牢牢地固定在7.322克黄金,不仅是欧洲价值最高的货币,同样也是价值比较稳定的货币。
在各国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时候,为了防止货币汇率的波动导致进出口亏损,一般都会采用本国货币外加英镑和法郎的结算方式。
法国作为曾经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货币也是比较稳定的。英镑和法郎也是公认的最流行的世界货币,基本在世界各地都能够使用,价值是比较稳定的。
目前货币汇率:1英镑=4两白银=5美元=6.3日元=9卢布=12荷兰盾=18瑞典挪威克朗=20马克=24奥地利克朗=25法郎、比塞塔、里拉(不满200字不算钱)
西班牙奖励的这笔1000万比塞塔的货币价值相当于40万英镑,对于欧洲的大型造船厂来说,这也是一笔值得行动的资金了。
虽然大型造船厂建造一艘主力铁甲舰就有十几万英镑起步的收入,但大型造船厂一年也建造不了几艘主力铁甲舰。
40万英镑看起来不多,目前欧洲没有多少造船厂一年的净收入能够达到这样的级别。
这也是西班牙信誓旦旦的用1000万比塞塔公开招标的原因,因为没有多少造船厂能够扛得住这样的诱惑,除非是其他国家完全控股的官方造船厂。
做完了这一切,卡洛就只能安静地等待着海军的设计自己就送上门了。
虽然卡洛更希望西班牙自己的造船厂获得这笔奖励,但相较于奖励被谁拿到而言,明显是西班牙能否获得满意的军舰设计更加重要。
卡洛这边是在安静的等待,对于西班牙政府来说,5年造舰计划公布之后的繁忙事务还多着呢。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造这15艘主力军舰的花费,经过海军部门的估算之后,已经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天文数字了。
目前的主力铁甲舰,万吨级别的主力军舰造价大约在60~70万英镑左右。可以确定的是,全新的军舰设计带来的造价肯定会增长,最低也有70~80万的建造花费。
光是5艘万吨级别的主力军舰的建造费用,最多就能达到400万英镑。再加上吨位稍小单数量更多的10艘7000吨军舰,这份5年造舰计划所需的总资金大约在700万英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