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八章 :奥塞和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四十八章 :奥塞和谈 (第1/3页)

    虽然俄国大使与德国的接触比较隐秘,但这样的消息还是很快传到了欧洲各国的耳中。

    一旦这场大战双方最强大的国家开始接触和谈,这其实也代表着这场战争即将结束,并且是以和谈的方式结束的,而不是一方被另一方彻底打败。

    不过相较于德国和俄国正在进行的和谈,欧洲各国明显更加关注这场战争后局势的走向。

    目前以德奥为首的军事集团已经相当明朗,另一个列强意大利与这个军事集团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这个强大军事集团对抗的,自然是战争的另一个主角俄国了。如果法俄能够缔结同盟条约,欧洲将彻底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

    在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之下,其他非同盟国家的存在性都会被大幅度降低。哪怕是英国,在这两个强大的军事集团面前也是没有太多存在感的。

    这其实也代表着一件事,那就是欧洲各国该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表明自己的立场了。

    立场最多只有三个,要么偏向两大军事集团其中的一个,要么就只能严格的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还得考量两大军事集团的操守,毕竟所谓的中立不是自己说说就能成立的,要得到其他国家的公认才能确保自己不会受到入侵。

    目前受公认的中立国家只有瑞士一个,除了瑞士宣布永久中立的时间比较早,并且通过1815年的《维也纳公会宣言》受欧洲其他国家承认永久中立身份之外,还有一大原因就是瑞士的地理环境多高山,地理位置也不太重要,各国自然没有必要冒着得罪其他国家的风险去进攻这个中立国。

    除了瑞士这个永久中立国之外,欧洲其他国家都需要考虑在全新的欧洲局势之下,自己应该处于怎样的外交立场。

    到底是支持其中一个军事集团还是保持中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完全贯彻自己的外交立场,避免在高墙上左右横跳。

    德国和俄国的和平谈判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对于波兰地区没有太大的争议,德国也知道这里是不可能在此时拿下的。

    唯一有争议的是巴尔干地区,俄国并不愿意这么快就失去自己忠心的小弟塞尔维亚。

    但很明显,此时塞尔维亚的局势已经不是俄国说了算了。

    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奥布雷诺维奇宣布罢免亲俄派的内阁政府之后,立刻任命忠心于自己的贵族组建了临时军事政府。

    临时政府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清算之前的亲俄派内阁,并且动用舆论力量将战争的所有责任都甩到了上一任内阁的身上。

    除了动用亲俄派的力量之外,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奥布雷诺维奇还很好地利用了贝尔格莱德的民众游行。

    愤怒的民众冲到了上一届内阁政府官员的家中,对这些一己之力挑起战争的内阁官员进行了正义的围殴。

    虽然大部分官员都被很快赶来的警察保护了起来,但还是有部分人在群众正义的围殴之下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可以理解此时塞尔维亚民众的愤怒,因为这场战争让塞尔维亚和所有塞尔维亚人损失惨重。

    独立后的塞尔维亚总人口只有270万人,这场战争导致的伤亡就已经高达10多万。

    光是死亡以及重伤即将死亡的士兵,加起来就接近3万人。这代表的可是3万个家庭,超过10万塞尔维亚人失去了自己的家人。

    除了人口的损失之外,因为战争爆发的时间正好是农业种植的重要时间,这也让塞尔维亚的农业几乎颗粒无收。

    可以预料到的是,今年塞尔维亚的农业收成情况将会迎来10年以内的最低谷,将会有大量的塞尔维亚人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以生存。

    而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因为俄国和奥匈帝国对于塞尔维亚政府控制权的争夺,让这个刚刚独立不久的小国家获得了大量的扶持。

    那个时候的塞尔维亚民众生活的还是比较好的,因为这一场战争完全颠覆了自己的生活,这也是塞尔维亚民众对政府愤怒的原因。

    在成功将民众的愤怒转嫁到上一届内阁政府之后,塞尔维亚国王很快发动了对上一届内阁政府的清算。

    他和上一届内阁政府本来就是一个亲奥派,一个亲俄派,大家都是敌人,自然也没有什么好留情面的。

    那些没有在塞维亚民众愤怒的群殴中被打死的内阁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