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章 :赶超法国的可能(不请假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四十章 :赶超法国的可能(不请假了) (第1/3页)

    英国人阻止法国同盟的想法并不是说说而已。为了防止法俄同盟这个远超德奥同盟的超级势力的诞生,1889年2月17日,英国首相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在接受路透社记者新闻采访时表达了对巴尔干战争的看法。

    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首相,先是呼吁参与战争的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和俄国应当冷静下来,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巴尔干半岛的冲突。

    随后,首相先生又表示,英国将不会介入到这场战争当中,将会以中立者的角色尽可能阻止这场战争的继续扩大。

    为了让巴尔干半岛和参战国家的民众免于战争的困扰,英国宣布将会尽全力阻止其他国家参与这场战争,并且呼吁欧洲其他国家杜绝将这场战争扩大化,并且尽可能调停这场战争。

    虽然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首相在采访中只是简单地呼吁欧洲各国不要让战争扩大化,但没有国家会轻视这位首相的言论。

    这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权力最大的人,要是真的不听英国人的劝告让战争扩大化,谁敢保证英国人会继续如同他们所说的那般,保持着中立的角色呢?

    英国人的威胁是很有效果的,至少在明面上,法俄同盟的接触进度确实暂缓了许多。

    先不管法国人怕不怕英国,俄国人在此时此刻是真的怕英国。

    毕竟俄国和英国的竞争关系众所周知,要是再因为拉拢法国人从而得罪英国,让英国直接干涉这场战争,加入到德奥那方的话,那俄国人真的就没有什么活路了。

    而且对于俄国人来说,限制战争规模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如果参战国家只有德奥vs俄塞的话,虽然俄国处于一定的劣势,但也并非无可救药。

    俄国人固然能够拉拢来法国,但奥匈帝国这边好像也能拉来许多盟友。与奥匈帝国有着不为人知的条约的意大利,以及在战争还未爆发之前就对奥匈帝国表达支持的西班牙,这两个可同样都是列强的级别。

    正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综合实力虽然比不上法俄这样的超级列强,但要是多打一的局面那结果可就不一定了。

    再加上英国人似有似无的威胁,成功让俄国人决定将战争规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不打算掀起一次覆盖整个欧洲的超级大战。

    和俄国有着同样决定的,还有德国以及奥匈帝国。

    说实在的,俄国和法国慢慢靠近的消息可是吓坏了奥匈帝国。哪怕是曾经击败法国的德意志帝国,在听到法俄有可能联合的消息的时候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虽然欧洲人常说五大列强,但实际上更被人认可的是四大列强的说法。四大列强分别是英法德俄,这四个国家在工业,人口,经济和军事实力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列强。

    要是让四大列强之中的两个结成同盟,除非剩下两个也结成同盟,否则单靠一个超级列强的力量是很难抵抗他们的。

    德奥同盟明显不是法俄同盟的对手。除非德国人还能拉拢来意大利和西班牙,靠着四打二的局面或许才能打赢。

    正因为参战双方都不想让战争变得不可控制,再加上英国人明里暗里的威胁,最终导致这场战争还真的就局限在四个国家的范围之内。

    虽然只有四个国家参与这场战争,但其中三个国家都是列强。战争的规模虽然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但理论上来说这也完全算得上是一场大型战争。

    在战争爆发以来,奥匈帝国也是联系过西班牙的。不只是奥匈帝国政府在联系西班牙政府,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也在联系着卡洛,询问西班牙能否加入战争帮助奥匈帝国。

    本来卡洛是采用拖字诀的,打算等到英国人表态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决断。既然英国政府已经有了态度,卡洛自然也不会再拖着了。

    英国政府表态的第2天,1889年2月18日,卡洛召见了奥匈帝国驻马德里大使,向其表达了西班牙方面对这场战争的态度。

    首先,西班牙王室和政府是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作战的。但因为种种原因,西班牙并不能加入到这场战争当中,其中自然也包括英国首相在前一天表达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