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三十四章 :战争的准备 (第1/3页)
刚刚参加完德皇腓特烈三世葬礼的首相卡诺瓦斯,很快又应法国政府的邀请,前往法国参加会谈。
这场关于运河通行权的会谈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参与,参与会议的国家基本都是对运河有需求的国家。
像西班牙,法国,德国,葡萄牙和荷兰这样的国家,在运河以东或以南都有着大片的殖民地,殖民地与本土之间的交流十分依赖苏伊士运河。
俄国也能算在其中,毕竟连接俄国欧洲领土和亚洲领土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此时还没有修建完成。俄国的远东想要和欧洲本土或者其他欧洲国家进行物资的运输和贸易,就必须要通过苏伊士运河,走亚洲到欧洲的这一条航线。
奥匈帝国虽然没有海外殖民地,但他们和意大利一样都是纯粹的地中海沿岸国家,海军和运输船随时有可能被封锁在地中海内。
想要避免海军被封锁,就必须要掌控苏伊士运河。再不济也得获得苏伊士运河的公平通航权,这样才能确保进出口贸易和其他的物资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参与这场会谈的所有国家的声势加起来是无比浩大的,这其实也能说明英国掌控苏伊士运河之后,这些国家对于地中海局势的担忧。
没办法,苏伊士运河对于地中海沿岸甚至是所有欧洲国家来说都很重要。特别是在英国人还掌握着直布罗陀海峡的前提下,英国对地中海和欧洲国家造成的威胁是各国都在担心的。
毫不客气的说,哪怕是英国的盟友葡萄牙,也不愿意苏伊士运河被英国完全掌控。
这就好比欧洲各国的头顶都悬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柄剑还被英国人握在手中,随时有可能从高空坠下,带给各欧洲国家致命一击。
哪怕运河的掌控者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大英帝国,各国也不会因此而退让。除非英国承诺让各国公平航行在苏伊士运河之上,否则各国对于英国的担忧是不会打消的。
其实和西班牙一样,欧洲各国在受到法国政府的邀请之后,几乎都没有丝毫犹豫,很快就答应了法国政府的邀请。
哪怕是法国人的老对头德国,在听到法国政府的要求以及这场会谈的目的之后,德国首相俾斯麦还是点头同意了法国政府的要求。
对于德国来说,这场会谈并没有太大的坏处。如果能够通过会谈公开施压英国,迫使英国让出运河所有权的话,那对德国来说就是一件十足的好事了。
当然,俾斯麦首相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就同意了法国要求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防止法国在这场会谈之后如同英国那样掌控苏伊士运河。
英国如果能够让出运河的掌控权,这当然是一件好消息。但是要是运河的掌控权被组织这场会议的法国人拿走,那对德国来说还不如让运河掌控权继续留在英国人的手中。
德国参加这场会议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法国获得运河的掌控权。
甚至在自己的军事盟友奥匈帝国和意大利都参与这场会议的情况下德国还真的有希望取代法国,成为那个最终获得运河掌控权的国家。
当然,就算不能获得运河的掌控权,只要运河能被各国公平公正的自由航行,对德国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于情于理,德国都应该参加这次会谈,这也是俾斯麦首相几乎没有犹豫的原因。
卡诺瓦斯首相前往法国没有几天的时间,就向卡洛发来了一份法国在会议中提到的关于苏伊士运河通航权的处决方案。
这份运河通航权处决方案一共分为几大条,其中的第1条就明确规定了各国最关心的运河通航权的划分。
因为许多欧洲国家都十分依赖苏伊士运河,这也代表着苏伊士运河很难做到被一个国家独占拥有。
法国人也正是凭借这一点,在自己所制定的提案中的第1条就明确规定苏伊士运河在战时应当同平时所规定的一样,对所有悬挂任何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