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动力与压力 (第3/3页)
保证不会判断失误?
另外你上来就要延期登月工程,那么全尺寸再轨实验有没有做过?万一工程失败了,防御体系没建成,那可是意味着华夏可能同时丧失深空探索跟战略防御的优先权。
这可是会对华夏国内国际声誉造成严重打击的事情。毕竟多久登月可是对外公布过时间线的。
是的,华夏跟西方那些发达国家毕竟不太一样。讲究一个言必行,行必果。
说出去的话,如果没能按时完成,大家都会觉得很丢脸。
总之在饭桌上,于延江就差没指着乔喻的鼻子说乔喻这主意这就是小年轻的技术浪漫主义在作祟了!
没有搞大工程的经验,一拍脑袋就想搞个大事情。却没有考虑到工程跟理论构建完全不一样……
总之,乔喻是结结实实的被于总工上了一课。也让他深入了解了老一代高级知识分子是怎么不带一个脏字还能换着花样损人的。
乔喻并没有生气,但当时他是真激起了胜负欲。
具体的工程细节他的确没有于延江这种几乎干了一辈子航空的老工程师那么清楚,但他阅读的相关文献多啊!
尤其是加入到登月工程项目之后,光是项目内的各种文献他都阅读了不少。除非登月工程很多对外公布的东西都是吹牛的!
否则乔喻觉得他的天基拦截系统实现并不是那么难。起码不会比完成登月项目要难!所以吃饭的时候两人争论的很激烈。
不过等到他来到会议室里乔喻突然感觉他真是闲的。
一时上头了就给自己套了个大枷锁。
这么一番论证之后,他成功说服了于延江,那这项工程那算是跟他完全绑定了。
乔喻甚至怀疑哪怕他这么小,也会被安排一个总指挥的职位。
虽然他没干过这个位置,但他是真见过猪跑的。
看于延江的日常就知道这个位置要承担多大的压力,每天会有多少事情。
也就是说一旦跟这个项目绑定,起码在阶段性目标实现之前,他大概就要跟其他工程人一样过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了。
而且他还不能光负责大方向。
毕竟他的天基防御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量子计算跟量子通信基础上的。这块肯定需要他亲自负责。
这又涉及到一整套量子通讯协议的设计,以及基于量子计算的AGI智能技术。
二十四小时即时太空态势感知能力,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应对能力,完全靠人去操作是很不靠谱的。
导弹升空之后,留给系统反应的窗口时间并不长。等人去做决策,黄花菜都凉了。
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都要他来处理的话,别尽情体验美好的大学生活跟甜滋滋的恋爱了。
他怕是得跟搞材料的刘浩师兄一样,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实验室跟工程项目。
再想到刘浩师兄那一脸坑坑洼洼的痘痘,乔喻突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随后开口抱怨道:“特么的都怪微软!”
如果没有微软突然发布一个所谓的量子芯片,他就不会主动找到三家加密货币交易所搞什么量子安全测试。
不搞这次测试,那他们的量子模拟计算对全球金融体系就属于薛定谔的量子霸权。没人能确定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自然也不会惹起对面那么大的反应。
对面没有这么剧烈的反应,他当然也不会想到这么一出……
所以微软真就是吃饱了撑的!大家好好的签署一份合同,让他小赚一笔,等到那些人被派遣来了之后,当牛马用一段时间,合适的留下来,不合适的踢回去。
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合作不好吗?偏偏要选择对抗……
正好楼下开门放人进入之后,已经赶到会议室外走廊里的教授们听到了乔喻这句带着粗口的抱怨,不由得面面相觑。
乔喻的直播大家早上都是全程关注的。谁都怕这场直播影响到了下午项目组人选录取会议。
结果只能说挺好的。
所以这是抱怨啥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