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五章 起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五章 起义 (第3/3页)

各镇,和奉省各司道转发清廷有关武昌起义爆发密令各省严密防范的电报。

    并电令“不动声色、广布侦探、防患未然。”

    曲绍扬接到奉天密电后,冷笑一声,将电文掷于桌上。

    早在八月十九之前,他就联系了陈允哲、陈允瀚、张天志,以及定边军、新军、巡防营统领等。

    命众人原地待命,严密监视各处动向,不许闲杂人等胡乱传播。

    接到赵尔巽密电后,曲绍扬派人密见陈允哲、陈允瀚等人,只有一个字,等。

    眼下并不是立即举事,宣布独立的好时机,还是暂时先等一等。

    让赵尔巽跟那些革命派过过招儿,等他们两败俱伤了再说。

    当然,明面儿上曲绍扬还是要服从赵尔巽的命令,采取一些措施防范革命。

    曲绍扬委派了“官汴多年,情形熟悉”的吴兆毅为斥探,前往河南信阳一带探访前敌动静。

    同时,曲绍扬还电饬驻在长春、哈尔滨、延吉、三姓的四路道台,“督饬游巡队及正备警兵,严密防范,遇有形迹可疑之人,即行盘诘。”

    吉林省城的新军二十三镇官兵也受到监视,禁止他们于别处士兵交函通电。

    八月二十七,赵尔巽通知中外各报馆,暂缓登载武昌起义的消息。

    奉天的《大中公报》引发号外刊载起义消息,赵尔巽得知,下令封禁《大中公报》,报馆遭查封、主笔被传讯。

    赵尔巽督饬警务总局,将旅奉官员及兵力等,与湘鄂地方往来函件一并拆阅,禁止传递消息。

    然而,消息是封不住的,《东三省时报》、《盛京时报》、《长春日报》、日文《满洲日日新闻》等报刊,都刊登了起义的相关消息。

    起义的消息传开后,人们预感到大清帝国的末日已经到来,奉天、营口、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等地市场动荡。

    各商铺极力收存现银,民众纷纷持纸币向大清银行、东三省官银号挤兑现银现洋,纸币价值猛跌。

    三省立即公布纸币兑换现银的限制令,实行限额兑换,稳定局面。

    同时,赵尔巽向倭国金正银行、沙俄道胜银行各借款五百万,专备东省非常缓急之用。

    赵尔巽又秘密约见了倭国驻奉天总领事小池张造,希望倭国警察能与奉天警察合作,以防变患于未然。

    当时,倭国政府的态度是支持清政府的,暗中增强警察力量和铁路守备队、各地驻屯军,作为对赵尔巽的回应。

    八月二十九,赵尔巽奏准奉省招募马步四营,以加强奉天省城防务。

    黑省允许添加马队五营,吉省允许添加马步队六营。

    借此机会,曲绍扬调山林巡察队、税务稽查队到吉林、齐齐哈尔,成立巡防队,扩充力量。

    为封锁起义消息,蒙骗群众,赵尔巽发出通告和布告,说鄂省兵变,只在武昌一处,不日即可平定。

    倘有奸商暗中煽惑,希图巧取,一经查出,必定严查承办。

    吉省这边,曲绍扬也发布了告示,命各处百姓务须照常安业,切勿听信谣传。

    倘有匪徒造谣煽惑,一经访实,定行从严惩办。

    黑省那边,也发布类似的公告,尽力维持地方安稳。

    同时,曲绍扬还命人商议,酌情减免吉省各地税捐,使百姓照常生活,避免动荡。

    当然,这么大的事儿,不是三省衙署发个公告,粉饰太平就能遮掩过去的。

    普通百姓衣食难以为继,或许不太关心谁当了皇帝,谁造了反。

    但是那些活跃在东北各地的革命党人,却是深受影响,人人都兴奋的坐立不安。

    新民武学研究会的冯焕章、郑金声、戴锡九等人常常聚在一起,商谈怎样响应武昌起义。

    同盟会辽东支部的张榕、徐镜心、陈干、商震、左雨农、张根仁等骨干,大都集合到奉天省城。

    这些人分头秘密集会,共谋起义,促动关外三省独立。

    立宪派首领,奉天谘议局局长吴长濂,眼看清廷大势已去,极力拉拢革命派人士,主张通过不流血的方式,谋求独立。

    一时间,奉天等地,暗流涌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