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鼠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鼠疫 (第2/3页)

 哈尔滨傅家甸地区,派兵封锁,断绝交通,实行隔离。

    紧接着,曲绍扬上奏朝廷,要求外务部通知倭国和沙俄,让他们配合防疫行动。

    立即停止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运行,避免鼠疫经铁路传染到沿线城市。

    然后曲绍扬又联系了锡良和陈允哲,要求三省联合,共同防范疫情。

    此时的哈尔滨,是东北最繁华热闹的城市,也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更是世界最大的大豆集散地和交易市场。

    这里聚集了大批从直隶和山东来东北的劳工,还有数以千计的小商贩,加上沙俄在这边经商的人。

    即便没有十万的人口,少说也得有七八万。

    而眼下离着过年没多远,按照国人的传统,势必要千方百计的回乡过年。

    一旦大规模的返乡开始,疫病也很可能会随着返乡人群,蔓延到关内。

    而火车,作为这个年代最方便的出行工具,必然是许多人的选择。

    因此,曲绍扬才会要求,立刻停运所有火车,避免因人群拥挤密集,造成更严重的传染。

    “眼下口罩厂那边有不少库存,我已经通知了厂子,让他们加班加点生产,全力保障所有救护人员使用。

    另外,药厂那边,也已经把药都预备好了,马上就可以运到哈尔滨去。”

    陈秀芸在府里也接到了消息,立即行动安排部署。

    当初临江鼠疫的时候,就做出了简易的口罩,后来安东等地霍乱时,也使用过,对于防护病毒感染,有一定用处。

    因此,前几年吉省设立八旗习艺所的时候,干脆就办了个口罩厂,供应东北三省各地医院、医学院、防疫局、药厂等处使用。

    由于口罩厂采用的是机器缝制,采取高温和药物消毒,质量比较好,如今也有不少其他省的医院订货。

    这两年,曲绍扬时常有意无意的就跟陈秀芸说,让口罩厂多备些货,所以目前库存十分充足,短期内可以保证使用。

    至于药厂那头,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工艺改进,目前青霉素的产量有所提升,纯度也更高了。

    但是目前只能制作水剂,还无法制成粉剂。

    陈芥菜卤经过浓缩提纯等工艺后,倒是可以制成药片了,而且产量大幅提升。

    不过,目前青霉素没有对外出口,只在几所公立医院和军医院使用,用于救治严重感染者。

    倒是陈芥菜卤片,改了个名字后,出口到好多国家。

    “还有两种你说的那个药,目前也已经制备成功,正在进行第三期临床实验,我也让人预备了一些。”

    陈秀芸可不仅仅是巡抚府的大夫人,她也是药厂和医药实验室的负责人。

    从甲午之前,曲绍扬夫妻就挑选不少适龄的孩子,送去施医院学习。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如今已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医药学人才。

    眼下不说别的,光是药厂,每年的利润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不然,曲绍扬哪来的钱,能大张旗鼓的修路、办学校、供那么多人出国留学?光指着吉省的税收?那不扯淡么?

    “对了,你打算让谁负责此次防疫?

    要实在没人的话,我过去吧,咱爹岁数大了,不能再让他受累。”

    陈郎中如今,也是年过古稀了,虽然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可毕竟岁数在这儿,不好再折腾他。

    “不行,媳妇儿,你得负责稳定后方,保障支援。

    哈尔滨防疫局的总办孙宝民,做事认真负责,这一次就是他先发现的鼠疫病情,然后立即禀报了西北路道。

    但是于震孚没重视,拖延了好些天,这才导致疫情扩大。

    我已经撤了于震孚的职,让孙宝民暂时代理西北路道道员,兼防疫总办。”

    曲绍扬接到消息后,立刻就派人去打听了事情的经过。

    得知原委后,第一时间撤了于震孚的职,命孙宝民全权负责哈尔滨防疫事务。

    同时还派了两个标的定边军过去,听从孙宝民调派,全力防控。

    “嗯,宝民还是不错的,医术高超,又是出自咱家。

    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