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心 (第3/3页)

须顾全大局。

    大军明天就要出征,现在掀翻了桌子,影响到和北虏的交战,那可就亏大发了。

    ……

    长城之下,草原联军大营。

    攻城大战,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月,敌军的防线依旧稳如泰山。

    习惯了一日破城的草原联军,对突然加强的敌军防线,非常不适应。

    一些小部落,甚至产生了退意。

    大家跟着过来是为了发财的,可不是来啃硬骨头的。

    军中流言四起,呼格吉勒单于也承受了不小的内部压力。

    “大单于,晋商那边准备好了,随时可以里应外合。”

    尼赤勒格欣喜的汇报道。

    草原民族,攻城本就不是他们的强项。

    大虞清理了酒囊饭袋,换上了得力将领,长城防线一下子变得坚固起来。

    靠人命硬填,确实能够撕破防线,但需要付出的代价足以令他们肉疼。

    何况撕破长城防线,不仅仅是越过长城就行了,还要拿下沿途的要塞堡垒。

    留下任何一颗钉子,后续都有可能断了大军的归路。

    在这种背景下,内线变得尤为重要。

    最坚固的堡垒,永远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无论防线修成什么样,都挡不住里应外合。

    “告诉晋商继续潜伏,现在还没到暴露他们的时候。

    大虞皇帝率部亲征,虞朝明显是想赌上一把大的。

    既然永宁小儿想来送死,本单于自然要给他创造机会。”

    呼格吉勒冷笑着说道。

    原本只是一招闲棋,万万没想到,居然真把永宁帝引了过来。

    在内部不出问题的情况下,以大虞朝的国力,足以推平三个鞑靼王国。

    按照消耗战的打法,他们没有任何胜算。

    为了避免陷入被动,他才抢先率兵南下寻求战机。

    现在机会来了。

    如果能打赢亲征的永宁帝,给大虞予以重创,鞑靼一族面临的所有困境,都可以迎刃而解。

    “大单于,永宁帝亲征,调动的兵马可不少。

    除了十万京营外,还有京师附近的数万大军,加上从南边抽调的部队,总兵力应该不会低于二十万。

    一旦和边军汇合,可就难打了!”

    尼赤勒格神色凝重的劝说道。

    自家单于的战略计划不错,可胃口实在是太大,搞不好会把他们撑死。

    最保险的策略,还是赶在敌军抵达前,先解决长城一线的虞军,再伺机和敌人的援军决战。

    “放心好了,虞朝人调动的兵马越多,我们的胜算越大。

    人是吃饭的,牲口也是要吃粮的。

    虞朝北方粮食产量有限,边界的给养还要从南方各省调集。

    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兵马,光后勤就是一个大麻烦。

    要维系数十万大军作战,后方怕是要动员上百万人运输粮草。

    算上沿途运输的损耗,战争每持续一天,虞朝消耗的粮草就会超过十万石。

    光这些消耗,或许他们还能咬牙坚持一段时间。

    偏偏虞朝官员贪婪无度,调动如此规模的钱粮,岂能不从中牟利。

    北方各省民生本就困苦,再征调这么多徭役,出点儿乱子也正常。

    就算不出乱子,我们也能安排人,给他们搞出乱子来。”

    呼格吉勒胸有成竹的说道。

    为了对付大虞这个巨人,他常年研究虞朝文化,对大虞内部的了解更胜过永宁帝。

    单纯的钱粮上来看,大虞朝是不缺的,最少北伐的钱粮能够凑出来。

    可惜大虞的内部动员能力拉胯,大量的社会财富掌握在民间士绅手中,不受朝廷的支配。

    粮价居高不下,就是最好的证据。

    完成土地兼并的南方士绅大族,为了利益最大化,并没有把土地都用来种植粮食。

    随着虞朝放开海禁,越来越多的南方士绅,选择种植利润更丰厚的经济作物。

    江南地区的纺织厂转个不停,无数绫罗绸缎从那边诞生,然后销往全世界。

    这些人连正常的商业税都不想交,还要刀架在脖子上才能勉强收起来,更别奢望他们主动拿出钱粮支持朝廷。

    在这种背景下,借助战争点燃大虞的内部矛盾,从内部引爆这个巨人,无疑是最佳选择。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