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谋划 (第3/3页)
联姻,那就意味着未来政治上,需要一直付出资源。
作为庶子,他们能够分到大量的政治资源,那是嫡子尚未成年。
一旦小堂弟入朝,镇远侯府的政治资源,就要发生转移。
想要在官场上混出一番名堂,就必须抓住前面的真空期,提前表现出过人的能力。
只有个人能力足够强,家族才会持续投入政治资源。
李牧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路平步青云,看似是靠战功升上去,实际上也是景李两家在背后使劲推上去的。
区别在于有显赫战功在身,让外界不觉得晋升突兀,淡化了政治资源发挥的作用。
若是没有这些资源支持,光朝堂上的刀光剑影,就能让人手忙脚乱。
大部分精力都浪费在了朝堂纷争上,哪能投入全部精力带兵打仗,缔造属于他的传奇。
“堂兄,此事就不能商议一二么?”
说话间,三人将求救的眼神投向景雅晴。
在京中任职,勾心斗角是其次,关键是在父母跟前。
前期侯府没有嫡子,他们三人是当做嫡子培养的,镇远侯对他们一直非常严苛。
后面即便是嫡子诞生,李原对他们三兄弟的要求,依旧没有降低。
府中有嫡子,只代表他们继承家业的序列靠后,不等于完全没希望。
这年头孩子夭折率高,谁也无法保证嫡子一定能成年。
如果不是寄予厚望,也不会把他们打发过来培养。
跟着李牧混了几年,军中的许多事务,他们都参与了。
在南征的过程中,三人还带兵上过战场。
双方实力差距悬殊,体现不出将领的能力,但终归是有了带兵经验。
对比一众同龄人,这就是最大的优势。
“夫君,京中局势错综复杂,他们三人太过年轻。
您看要不他们大婚之后,再回来历练几年?”
景雅晴笑着求情道。
不过这种求情,充满了敷衍。
一旦回到京师,还能不能出来,就不是他们三人说的算了。
即便是李牧开口,镇远侯也未必会放人。
“嗯!”
“既然夫人都开口了,那么你们三个回京成婚之后,再过来历练便是。
先说好,此事必须经过叔父同意。
如果他不答应的话,为兄也没办法!”
李牧双手一摊说道。
三位堂弟在他身边,其实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遇上一些复杂的关系,直接打发他们三人应付。
因为身份的特殊,许多李牧不方便拒绝的事,他们都能果断说——不!
尤其是处理亲族的时候,族长的儿子的出马,更是无往不利。
当然,活也不是白干的。
在这一过程中,三人处理政务的能力大幅度提升。
在李牧看来,他们在内政上的天赋,远超军事天赋。
涉及发展路线,他也不方便插手,只能委婉的表明看法。
后续是走文官路线,还是走武将路线,都需要他们自己拿主意。
“堂兄,你答应了,可不能反悔。
等回京成婚之后,我们就过来任职!”
三人一脸兴奋的说道。
在安南都护府的日子,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子。
京中的时候,时常有人拿他们庶子的出身说事,让他们很是没面子。
很多时候,都暗自幻想,如果是嫡子出身就好了。
到了安南这边,情况发生了两级反转。
以往受鄙视的庶子出身,在这里反而收获了一堆羡慕的眼神。
对一众草根系将领来说,哪怕是侯府的旁系子弟,都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庶子,不一样是镇远侯的儿子,汉水侯的堂弟。
其他人想进侯府的门,都必须提前预约排队,他们可是侯府常客。
许多重要节日,都是在侯府中渡过。
仕途发展路线,早早就被安排好了,只要能力匹配岗位,就能直接上任。
“放心好了,为兄的话,什么时候不作数过。
从安南到京中路程遥远,你们下去准备吧!
把手头的公务交接一下,两个月后启程,估摸着等你们抵达京师之时,国丧也快要结束了。
到了京中,别忘了替我向叔父和婶婶问好。
夫人,准备一些土特产,让他们顺路带上。”
李牧面不改色的忽悠道。
他现在只管把人送回去,后续的事情,那就不是他能决定的。
承诺,那就是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