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二章、蓬勃发展的都护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二章、蓬勃发展的都护府 (第3/3页)



    两广的财政收入节节攀升,也是吃了对外扩张的战争红利。

    主要还是太穷了。

    如果安南都护府能够发展起来,李牧不介意把军队编制补满,也不至于占用两广的军队编制养兵。

    本质上迁移卫所军队过去,就是一次变相的移民。

    原本划定的土地,也要跟着调整。

    让人家搬家,肯定要给好处。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侯爷,五百万移民,这个目标恐怕有些困难。

    除了军队移民和流放的罪囚外,我们从民间接收的移民,一共也就一百五十多万。

    这还是黄河决堤,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才完成的。

    按照正常进度,每年能够移民数十万,都非常不容易。

    国人乡土气息重,非到万不得已,大家是不会离开老家的。”

    兰林杰委婉规劝道。

    如果算上罪囚的话,移民任务非常容易完成。

    中原战场上,官军正在和叛军厮杀。

    每天抓到的战俘不计其数,官府追查严格点儿,就能牵连一大帮人。

    不过这里面的隐患太大,后续管理上稍有不慎,就能把都护府炸没了。

    大量的白莲教战俘,就牵制了不少兵力。

    为了缓解内部矛盾,李牧不断给流放的战俘们,创造赦免机会。

    除了前期的战争外,现在完成开荒目标,也能够获得赦免。

    靠着画饼+分化瓦解,才稳定了这帮人。

    后续朝廷流放的罪囚,虽然都护府也在接收,但也没了最初的热情。

    没别的原因,任何不稳定群体占比太高,都会给统治造成麻烦。

    “放心好了,大虞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每月从南直隶输入的灾民数量,你们可见有减少?

    本侯夜观天象,发现未来几年,北方大地天灾人祸不断。

    尔等做好移民准备即可,后续有的百姓迁徙过来。”

    李牧当即忽悠道。

    夜观星象判断天下局势走势,固然玄学了点儿,但架不住这年头信的人多。

    以他的身份地位,自称有夜观天象之能,谁也不会觉得奇怪。

    五百万的缺口,看似数量庞大,可大虞朝人多。

    每年输入一百多万,要不了几年,就能够凑齐。

    到时候的安南都护府,就是一个治下人口,一千多万的庞然大物。

    如果移民政策多坚持几年,治下人口超过两千万,也只是时间问题。

    以当前的生产力,安南都护府治下的疆域开发出来后,养活四五千万人口,完全没有问题。

    何况出了半岛之后,还有广阔的南洋大地。

    至于半岛中北部的山脉,在不缺乏土地的情况下,李牧暂时不准备去啃这根骨头。

    ……

    开封府。

    “王爷,官军来势汹汹,开封城不能再待下去了。”

    刘念安心情沉重的说道。

    本以为占据开封之后,自家王爷能够以中原为根基,成就一番霸业。

    现实恰恰相反,占据开封就是威武王集团的巅峰时刻,吸引了各路义军来投,建立了大威政权。

    风光没能持续多久,官军就杀了过来。

    在官军的围剿之下,大威朝被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眼瞅着官军就要杀到开封城下。

    “嗯!”

    “官军势大,我们确实该暂避锋芒。

    刘爱卿,可想好了大军接下来的去处?”

    威武王故作淡定的问道。

    富贵没享受几天,就被迫跑路,内心深处他是崩溃的。

    可是没有办法,河南之地招兵确实容易,但想要长期立足却是困难重重。

    掘开黄河的后遗症,最终还是反噬到了他们自己身上。

    除了靠劫掠士绅外,民间的税收直接归零。

    “王爷,湖广和南直隶朝廷都有精兵驻扎,我们不可与之争锋。

    大军的出路在山西、山东和关中,不过山东和山西均非王侯霸业之基,当取关中为上。”

    刘念安笑呵呵的解释道。

    什么王侯霸业之基,全部都是扯淡。

    放眼天下,大威政权就是一个笑话。

    除了在农民军中喊喊外,无论大虞朝廷,还是天下士绅都没把他们当成一回事。

    距离逐鹿天下,还差十万八千里。

    选择回关中,主要因为在场的一众将领,大部分都是关中人。

    提出回关中,大家都不会反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