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5章 为扶苏解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75章 为扶苏解惑 (第3/3页)

法要求更高,虽无法在治国时以之为主,却可作为法律外的一大补充,即治国当以律法为主,但可同时宣扬道德,树立道德之观。”

    扶苏道:“我明白了,律法为根本,但也可鼓励人们遵守道德。”

    李念笑道:“公子会认为律法和道德有相同处,实则便是律法许多内容源于人们所认同的道德之中。可谓若无道德,那律法也将很难出现!”

    扶苏只感李念这句“若无道德,那律法也将很难出现!”讲的太好了,让他有种被堵住了很久,一朝通畅了的感觉。

    李念继续道:“律法其实也在维护道德,维护那些已被认可的道德观念,如行凶杀人者偿命、盗者有罪……若某国制定律法,不考虑其国中的道德,甚至与其国内已约定俗成的道德违背,必出问题!”

    一名公子道:“既然道德和律法关系这般深,为何律法可治国,道德却不成?甚至强以律法治国,反于国有害!”

    李念还未答,扶苏先作答道:“那是因道德要求太高,而律法的要求低于道德,因而律法能适于更多人,道德却不行。简言之,律法是低要求的道德!”

    扶苏说完后,看向李念,想知道他的理解正确与否,李念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正如公子所言!道德是律法的基础,而律法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这句“道德是律法的基础,而律法是最低的道德要求!”令扶苏等人有振聋发聩之感。

    “很难要求每一个人都是道德完人,但让人们遵守要求更低的律法,则要容易许多。但也正因律法是最低的道德要求,所以律法必须具有强制性,违犯律法之人当受相应惩处!”

    “因为这是底线,不可突破,要再突破,国将无规无矩。而道德却不然,其对人们的要求更高,不可强制,不可因人们未到达道德的标准而予以惩处。”

    公子高道:“所以,即使有些事有违道德,只要未触犯律法,便不能予其惩罚?”

    李念点头道:“自然,不可在律法上予其惩处!”

    扶苏敏锐抓住了李念话中的“在律法上”四个字,似悟通了什么。

    他问道:“在律法上不能予其惩处,若不从律法呢?”

    李念看了看扶苏,道:“可以,但予其处罚当在律法之内,不可违犯律法。如某人在某家做工,主家知晓其德行有亏、品行不端后,想解除雇工,便无不妥!”

    扶苏点了点头,在道德上犯错,律法没法惩处,但可用一些不触犯律法的方式惩治。

    李念又道:“道德和律法另一主要不同是,律法当详细规定人们能自律法得以何等保障,当如何依律而行,违犯时当受何惩,道德则无这般详细。”

    “律法是皆须遵守的规定,因而需朝廷制定,方能保障有人犯律之时,能被惩处,道德则更依仗于人们自行遵守。以上便是李某些许浅见,望能助于公子!”

    扶苏笑道:“妹婿过谦了,若妹婿之见都是浅见,我之见又何等浅薄?若非妹婿为我解疑,以我个人所思,甚难想出其中竟有这般多道理。道德治国,律法治国,看似只是一不同之选,实则影响极大!”

    说着,扶苏起身向李念行礼致谢:“谢妹婿为我解惑!”

    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今朝得解,像心头的一片云雾拨开,终见月明。

    当然,扶苏原本想问的其实是他在地方上用仁德那套为何行不通,但李念的回答不仅给他解释了为何行不通,还给他讲说了德治和法治的差异。

    这位妹婿当真懂他!

    知我扶苏者,妹婿李念也!

    实际上,李念很门清扶苏的想法,这位虽在地方上受了打击,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信奉那么久的东西,不可能一时便完全断弃。

    扶苏心里十有八九还存着想要重拾他原本那套的念头,李念给他讲说这些,是想彻底断了扶苏这念头:不要再想你原来那套了,那套行不通,玩不转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