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9章 如此秦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49章 如此秦国 (第3/3页)

千万秦人推动变得更加强盛,会将他们孔雀国抛到更后,两国的差距会大到令人绝望。

    摩叶上师分享了他们在大秦的见闻:“秦虽强盛,却也有破落贫穷之处,并非人人都能穿华丽的衣,吃到美味的食物。”

    这话让房内众人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从摩叶上师的讲述以及给他们看的那些东西中,大秦给他们的压迫感实在太强了,从各个方面都压倒性强过他们孔雀国。

    现今听到秦国也有贫民,也并非人人能穿好吃饱,让他们这才感觉秦国终究还是一人间之国,也有短板缺陷。

    但摩叶上师接下来的话,让他们稍微松的那口气又紧了回去,比之前紧得还要厉害。

    只听摩叶上师道:“我等在进入秦国时,曾见到秦国那些贫穷的村落,那里的秦人身形干瘦,身上所着之衣也破旧不堪,能看出他们平时的生活不算好。”

    摩叶上师所讲的地方是原本的六国之地,只是他们区分不出六国民众和秦人,当然也不需区分,六国尽归秦,如今天下皆为秦人。

    “然而,尽管生活贫苦,这些秦人却满是信心、斗志,认为他们以后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等我们离开秦国,再次经过那些村子时,村里多了不少新房,当地秦人的身形也壮硕起来,所穿衣物也好了许多。”

    这意味着什么,不用摩叶上师讲,房内众人都已明白,秦人的生活在变得更好,秦国在不断变强!

    “从我们入秦到离秦,这些秦人生活变好了不少,而他们生活变好,即是秦国在变得更强盛繁荣。只要秦人奋勇向前的意志不变,那秦国便会一直强大。”

    没人说话,摩叶上师也不在乎,继续讲道:“秦人的制度与政令也是其强大之因。像诸位之前所见,秦国的学者给民众讲学便是其中之一,秦人为让更多民众能读书识字,特意设立了这种制度。”

    “秦人还设立了一名为‘咸阳大考’的考核之制,只要有才能,都可参加咸阳大考,若在咸阳大考中成绩优异,将成为大秦官吏。秦国是聚贤而为官,反观吾国……”

    摩叶上师摇了摇头,没顺着“反观吾国”往下讲,而是道:“据闻咸阳大考最优者被称为‘状元’,次优者为‘榜眼’,再优者为‘探花’,其等之名会被传告于秦国所有地方,一举成名,天下皆知!”

    “其等还会在咸阳城中跨马游街,得秦皇赐宴,那是何等荣耀、荣幸,因而参加咸阳的大考贤才极多,秦国能从中选拔优秀者或为官或为学者。”

    “秦人还设立了学宫,专门招收天资聪慧的幼童,将其等培养为秦国日后能用的贤才,长此以往下去,秦国会出很多贤才,他们又会推动秦国发展,使之更为强盛!”

    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培养人才壮大国家,国家壮大后又培养出更多人才。

    听得房内众人心情更是复杂,与秦国相比,他们孔雀国委实太多,但实际上,摩叶上师所讲也是有谬误的。

    像六英学宫,目前根本没法放开招生,只能让各地输送当地聪慧的孩童。

    为了鼓励各地官吏遴选聪慧孩童送至咸阳,李念还特意将之作为地方官吏的一项政绩,也即是你选的孩童越多、越聪慧,也给你算进政绩中去。

    这番话讲完后,摩叶上师觉得有些口渴,本想让人送些水来,却想到在离开大秦前,秦人送了他一些茶叶。

    看了眼房内众人,摩叶上师道:“离开秦国时,我曾向秦人讨要一物,此物在秦国颇为珍贵,本以为秦人不会与我,未想秦人竟送了我一些,今日便分享于诸位。”

    众人都以为摩叶上师又要拿什么东西来展现秦国有多强,却看他郑重其事地从一口木箱中拿出一只精致的木盒,小心翼翼地将之打开。

    有离得近的人看到那盒内装的好像是些干枯的叶子,不禁心生疑惑:摩叶上师要将这种干枯的叶子分享给他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