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证明秦国之强 (第2/3页)
火炮,上师认为秦国为世间最强之国?”
摩叶上师未立即回答,他走到一口木箱前,将之打开,从中拿出张青铜板,耽摩栗底官员、贵族们看到铜板上雕刻着一件器物。
这刻图是摩叶上师等人在出了大秦国境后,在路上所刻,为了让其不易毁坏,有意选择了青铜板刻制。
他们虽不知道火炮的内里结构,也不知其原理,但他们看到过火炮,将之形貌刻出,自是不难。
摩叶上师拿着青铜刻图向众人展示,“此便是火炮,可我等并不知火炮为何能发动攻击,也不知其如何铸造,只看过其发威。火炮一响,纵有千军万马也会被秦人击破,那月氏国、东胡国便是这般败亡于秦国之手。”
“那月氏、东胡皆是秦国周边强国,若单以兵马而论,其等恐还在吾国之上,然此二国却在秦国火炮之下,轻易败亡。”
不只秦国强于他们,连被秦国击败的国家也强于他们,咋感觉在摩叶话里,他们孔雀国突然便沦为了二流国家。
老实说,孔雀国地虽大、人虽大,但战斗力确实也就那样,东胡、月氏、匈奴中任何一个,都能揍他一顿。
这可不是胡言,原本历史上,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还真揍过三哥,占了三哥恒河上游地区,而月氏人不过是在个在和匈奴争斗中的失败者罢了。
认真看了一番那青铜刻图,一耽摩栗底贵族道:“这火炮威力真有上师所言那般强大?”
摩叶道:“威力只大不小,且秦人还在不断进步变强,秦人定会铸造出威力更大的火炮,兴许有朝一日,华氏城的城墙也难抵挡。”
“我等认为秦国为世间最强之国,火炮只是其中一因,还在于秦人先进的学识技艺,秦人的精神与意志,秦人的制度与政令……”
“秦人有诸多领先于吾国的学识和技艺,可惜秦人不允许我等带回,连让我等一观也不允许,我等在进入秦国境内后,便被秦军一路护送至秦国之都咸阳。”
“名为护送,实则是监控我等,不许我等随意行走,防备我等学得其等先进技艺罢了。”
听到这句话,一僧侣道:“秦国人既然如此防备上师,那上师又如何知晓秦国的学识技艺领先于我等?”
摩叶上师叹道:“我等虽被秦人严格限制,不得随意行走,不得随意与人交流,但也看过咸阳之景,曾与秦国诸子百家学者交流。”
“秦国的建筑古典雅致,却又大气磅礴,与吾国大为不同,咸阳城之繁华兴盛比华氏城更盛,华氏城所能胜过之处,可能只有规模比咸阳城要大些许。但咸阳在扩建,日后必会超过华氏城。”
“这是我等离开咸阳前所记下的咸阳之景,各位请看!”
摩叶上师将青铜刻图放回木箱,又从中拿出数幅画分发给众人。
这些画也是他们在离开大秦后,凭借对咸阳城的记忆所画。
他们在路上制作了不少和大秦有关的东西,为的便是带回孔雀国,让他们的国人认识大秦。
画的场景各不同,有的是从外看咸阳城,有的是过咸阳街道的所见所闻,给众人描绘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异国之都。
虽是描摹于纸上,但那座城的气势透画而来,城中的街道平整,街道两边的房屋不少,却不凌乱,一看就很有规划,街上往来的行人也是极多,且观其等衣着,好像不仅有秦人,还有其他国邦之人。
秦人的房屋风格确实和他们的大不相同,有种古典雅致的美,越看越觉得有韵味,一看便觉得这必是出自一个文明古老的国家。
手里拿着一幅绘制咸阳街道场景画的贵族问道:“这秦国之都还有异邦人?”
摩叶上师道:“不仅有,还很多!主要是匈奴人、乌孙人,以及百越诸部的人,其等与秦国建交,彼此有很多往来,这些国邦还派了孩童到咸阳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