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活爹(全书完) (第2/3页)
看到名单上的名字,霍海才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名字。
“凯撒!”
凯撒不明白,自己这样一个渺小的人物,为什么会被大汉安国公提及。
只是快步上前,终于,凯撒拥有了跪下的权利。
双膝跪地,匍匐在地上。
霍海低头看着凯撒:“抬起头来。”
凯撒抬起了头。
霍海看了看,确定了这个罗马版本安禄山的真容,开口:“带上军队,去为大汉打下整个欧洲,配合儒教汉使,步步占领欧洲。”
“那都是你的功勋,未来你也可以封侯。”
凯撒呼吸急促起来,喘着粗气:“是……是!”
自己只是青年将领中不起眼的一个,怎么会轮到自己?
当然会轮到他,霍海很清楚凯撒是个什么人物。
在西方的描述中,凯撒是个伟大的将领,伟大的首领。
甚至后世欧洲的人,直接用凯撒两个字来代替皇帝两个字使用。
但实际上,这也是抬太高了。
如果不是凯撒的养子屋大维成了皇帝,成了正统,那凯撒实际上就是等于安禄山。
但细想一下,安禄山的儿子或者养子成了皇帝,那安禄山的地位肯定也很高,毕竟是代表河北集团干赢了关陇集团。
但这和客观的评价凯撒和安禄山没关系。
霍海知道凯撒是个什么人物,霍海可以利用他,当然不能让他有一刻喘息。
封侯?
死人封侯就封侯吧,有什么不可以的。
大门推开,霍海皱眉。
自己在谈事情,怎么会有人敢推门进来?
来人在门洞的光里面,霍海一时之间还没看清。
最终,看起来比霍海还老的霍炎走到了霍海的面前:“父亲。”
来的正是霍炎。
霍炎用了一辈子去践行武道,终于,他在四十岁时,明白了霍海在他四岁的时候想要教给他的道理。
“我们何必要打打杀杀,强身健体是自己的,打得过谁打不过谁又有什么意义。”
当初霍海让所有高手不要教给霍炎任何真正的杀人技巧,只把花架子打的好看那些东西教给了霍炎。
就是因为这句话。
而霍炎出去打了一辈子,在世界上流浪了一辈子,在无数个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身影,故事,和传说,最终才明白了这个事情。
现在,霍炎来到了罗马,听说霍海还要派兵继续攻打欧洲,攻打那些可怜的蛮族,霍炎用自己践行了一生的武道,来劝说霍海:“不要再打了。”
四十岁的霍炎,已经是武道宗师,他在最佳体力的末端,却在经验最丰富的年岁,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打得过他。
但霍海面对这个儿子,摆了摆头。
“你有你的人生,你过自己的一生就好,不要来插手。”
霍炎还想劝说。
霍海:“那你去长安当皇帝去?”
在场的所有人,都闭上了耳朵。
霍海敢说,他们不敢听。
霍炎:“可是,在我小的时候,您就明白这个道理,等到我这个年纪搞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您自己不明白了?”
霍海:“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有另外一个道理我从来就没有教过你,你要先分清楚什么是人,什么是国。”
“知道国字怎么写吗。”
“一座城里面,装着玉,玉是华夏以来代表着美好的东西。”
霍炎:“所以,您发明这个字的时候,想的是把世界上所有的美好的东西都搜刮到国内吗?”
霍海:“你要想知道什么是人,那就去找你母亲,她研究了一辈子灵长类,这事情她最清楚。”
“你要是想要知道什么是国,你还是要去找你母亲,她管理这个国家这么久,这事情依旧是她最清楚。”
霍炎很听话,真的去了一趟长安。
卫长公主当然不会告诉霍炎什么是灵长类,什么是国家,卫长公主只是把霍海当初给他讲过的东西,都讲了一遍。
卫长公主问霍炎想要当大汉的皇帝吗。
如果想当就进新咸阳宫去找外公,如果不想当,就回去安国,起码能为一个小国的人好。
在卫长公主这儿看了一天公文,看到了这个世界血糊糊的真相后,武道大宗师霍炎回到了安国。
虽然这里有很多他没见过的弟弟妹妹们,但在这儿,霍炎找到了宁静。
……
长安城。
霍光已经是众议院议长了。
霍海五十五岁那年,大汉开始启动了攻打罗马的计划时,霍海就辞去了丞相的工作。
因为开始攻打罗马的时候,安息就已经完全被大汉消化了。
安息各地,石油工厂疯狂开建。
石油一桶一桶的通过海上往大汉运输。
安息已经是大汉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了,再也不存在遗失的说法了。
所以,霍海不需要继续做后勤工作了。
而五十三岁的霍光接手了这个职务。
田千秋是御使大夫,蒋不疑是他的大司农。
九卿位置上,全都是他一手提拔的或是同龄的翘楚。
老一辈,都去了世界各地,成为了比以往的封疆大吏更字面意义上的封疆大吏。
大汉的国力如此强盛,呈现出史上从来没有过先例的强盛。
这比大秦时代强了不知道多少。
霍光甚至感觉,现在随便一个郡县,组织起来,都可以暴力镇压整个巅峰大秦。
但就是这样一个恐怖的大汉,霍光管理起来异常顺手。
霍光想起了自己十四岁的时候。
突然有一天,一个比自己长两岁的男孩来到霍家,非要说自己是霍家的老二。
老爹细细思考之后,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
自己稀里糊涂的又多了个二哥,那距离自己稀里糊涂多了个大哥,仅仅过去了十来天。
那天开始,二哥和自己一起读书。
二哥嘴里没个靠谱的:“这点火光算个什么,你知道吗,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电,它……”
“这书抄着真累,印刷机往纸上一印,就好了……”
霍光,是这个世界上最循规蹈矩的人。
所以,霍光就要问了:“什么是纸,什么是印,什么是印刷机?”
“什么是电?什么是灯?电还有什么用?”
“上亿人口?!如何管理这么多人口?”
“巨大的城池?商税?铁路?贸易?火车?!”
半年来,每每霍海说起什么,霍光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那一年,群臣怀疑霍海写不出一首好赋。
霍光连笑都没笑。
因为群臣根本不配当靶子被二哥的东西击溃,所以霍光不语,只是一味地称赞二哥。
那年,霍光就已经搞清楚了如何管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这些年来,霍光一直学习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资格管理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大臣。
五十三岁的霍光上台了。
仅仅三年之后,卫青不干了。
霍去病霍海兄弟在外不会再归来了,这是大家不需要说破的却都互相知道的秘密。
所以,霍光加封大司马大将军。
五十六岁的霍光把大汉带领的井井有条。
出现了好多新的大臣。
张安世,刘屈氂这些大臣风头无二。
他们把这个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
因为太过于久远,甚至于会诞生一些有趣的笑话。
新来到朝堂的人经常会震惊“什么,大司马霍光就是历史书中讲的几十年前带领大汉进行新商改的霍海的弟弟?”
“什么?你说霍海还活着?哪个霍海?”
“你是说……霍去病也还活着?你在逗我对不对。”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霍海再也不会到长安了。
反正,有线电报技术送去长安后,不久后无线电报发明了出来。
当世界上的消息传递如此快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可能会出现大的反叛了。
如果有,那也是帝国内部的纷争。
安国算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诸侯国了。
安国富甲一方,一桶一桶的石油从这里开采,送向大汉。
但,安国国内的人,连怎么制作发条青蛙都不懂。
这个世界又有谁能和大汉战斗呢?
问题是,这一次,霍海遇到了不得不回去的情况。
无线电报摆在面前,霍海一字一句的读,反复的读。
读了好多次。
终于确定没读错。
卫皇后重病,癌症。
世界上仿佛就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阻止有些事情的发生。
同一时间,大汉官方里的新太子,刘弗陵,也得了癌症。
在这个时候,反而是最危险的时候。
大汉皇帝年事已高,霍海的妻子掌控华洲多年,自己的弟弟成了大司马大将军。
这个时候无论是霍海还是霍去病回长安,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是,两兄弟最终汇合在了汗国。
等到了汗国时,见到卫伉,霍海才知道,卫青已经在年前就去世了。
就算是科技提升了,就算是照料的再好,时间依旧到了。
他们已经很长寿了。
从汗国乘坐火车,霍去病和霍海一路朝着长安进发。
遍地的棉花田,在蓝天下,如此显眼。
火车一路穿过了整个富饶的西域,来到了敦煌。
从敦煌开始,繁华到令人双眼迷乱的场景,让霍海也很惊讶。
这是和前世工业革命后发展完全不同的全新形式。
六十七岁的霍去病一生征战,再也不是那个少年将军,但也没有多少伤病,他和霍海一样,在中年时,有二十多年去过了自己的人生。
那些日子霍去病过的比霍海逍遥,那些年霍海都没法回长安,霍去病却一直在长安生活,那些年霍去病也时常去看卫子夫,看自己的实际上的养母。
霍海还记得,自己上一次见到岳母时,岳母一脸慈祥。
那时候的卫子夫已经老花眼了,带上了老花眼镜,和带着近视眼镜的刘彻在一起,倒像是一对做文化教育工作的老夫妻。
在二十年前霍海提出保护后,这里的植被不再被砍伐,到处都是参天巨木。
风景比后世的黄土不知道好多少。
前世花了多少功夫后来才恢复出来的绿色的山包,在霍海的手中被保留了下来,而且树木远比前世那种高大,这毕竟是长了几百年才长得出来的树。
“也算没白费功夫。”
霍去病:“你是说,那山边的电线?”
“这么偏远的地方居然通了电线,看来就算是村落里,也开始有人用电了,虽然这边比较富裕,但是一个好的开始。的确没白费功夫。”
霍海摆了摆头:“我是说那些树,尽量多给子孙后代留一点吧。”
……
长安城。
刘彻站在棺椁前,默不作声。
霍去病往上走。
卫长公主上前拉住霍去病:“别看了,太久了……”
别说这么多天,三天后就没法看了。
霍去病摆了摆头,走上前去,往棺木里看去。
若不是等兄弟二人,早就下葬了。
今日既然回来了,那就扶灵。
刘彻看着垂垂老矣的霍去病,和看上去稍微年轻一点,实际上也已经六十五的霍海,忍不住摆了摆头。
再英雄的人物也要被这上天遗弃。
棺木进入茂陵后,殿门关上。
下山的路上,霍海突然笑了起来。
众人看向霍海,霍海指着有一块空地:“知道这儿这棵树为什么比周围的树小这么多吗?”
在场的人还真没几个人知道。
“原来那棵树被砍了。”
众人震惊。
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在茂陵砍树?
这可是埋藏了全世界的宝物的茂陵,一座人造的超级高山。
霍海指向了樊胚:“他砍的。”
樊胚瞪眼:“啊?!安国公,当初我可不是主砍,皇甫华动的手,我辅助而已。”
霍海:“我记得,但是皇甫华今天不在,所以只能说你砍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