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章)嘬嘬嘬 (第2/3页)
胀周期。
大把的汉币就会投资在这些地方寻找新一轮的利润点,他们的经济也自然被拉升。
而每一次脉动过程,就是全球通货膨胀的一个过程。
也就是搜刮全世界的一个过程。
而随着通货膨胀,就等于原本的亿万富翁们的财富百分比比重在下降。
这个系统,绝对是一个良性循环,对大汉十三州部来说。
对世界来说,这个循环是一个十年紧一次的紧箍咒。
但,他们现在茹毛饮血,处在养孩子都成活率不过半的阶段,让他们接受每天打工然后吃饱穿暖,只是每隔十年就要有一年有点难过的日子,他们有什么不好接受的?
项绪收起本子:“丞相,还有就是工人问题……”
吴答进来:“大人,南美将军来访。”
霍海:“请。”
葛三进屋后,拱手行礼:“统领大人!”
霍海笑着:“葛三,你都是老将军了,还喊什么统领大人。”
葛三:“统领大汉也是统领。”
几人哈哈笑了起来。
葛三:“本来我是回长安要人要钱要技术的,没想到遇到丞相回朝,这下有着落了。”
霍海:“什么事情?”
葛三把事情讲述了一遍。
原来现在大汉在南美挖白银等东西,靠的是土人一背篓一背篓的往太平洋东海岸背。
如果用船,那上船后,就要绕着南美洲转个圈,才能到中美洲,然后才能往大汉走。
这一下,就要浪费几个月时间,运输成本极高。
如果是第一种的话,现在南美缺人,哪怕大量的肃慎鲜卑地区的人过去,也不够。
而如果采用航运,那船不够,运量不够。
所以,葛三想要修建一条运河。
这样,南美在大西洋沿岸的船,就可以直接通过运河,开到太平洋沿岸,这样就解决了运输问题。
霍海:“所以你想要人要技术开运河?”
葛三点头。
霍海:“这事情说麻烦也麻烦,说简单也简单。”
葛三疑惑。
霍海:“欧洲,非洲,多的是人。”
目前,欧洲和非洲,名字已经确定了。
欧,通殴,就是以前越国那个殴字,殴打的殴,就是锤击的意思。
欧洲,意思就是用锤子的野蛮人住的地方。
非洲,是是非的非,是内瑟斯取的名字,意思是这片大陆是埃及所在的区域,但北方沙漠往外,非文明所在。
这就不怪霍海了,欧洲是根据罗马人的说法给取的名字,意思是野蛮人之地,非洲意思是非文明人之地。
内瑟斯还给他们取了名字。
根据大汉给人取名匈奴人,羌人的老习惯。
给欧洲人取名洋人。
洋,就是大海另一边,跟羊一样的人,羊这种生物是温血动物中的‘冷血’动物,没什么感情。
在六畜中,为什么用羊当做诸侯的象征?
就是因为羊养不熟,养多少年,他都有可能跳起来顶你一下。
所以,洋人是个侮辱性词汇。
当然了,等欧洲人知道自己叫洋人的时候,不见得能知道这是对他们的蔑称。
匈奴人知道是因为匈奴人学汉语,欧洲人没机会学的。
如果有人学到了洋人来源的知识点,在欧洲传播,也不打紧。
因为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因为根据羌人就是放羊的人的解法,洋人也可以解释为,海那边养羊的人。
这样就不侮辱了。
非洲人被取名为黑人,当然了,那是在非洲的叫法,如果他们来大汉,那就叫昆仑奴。
霍海为什么要同意这样的称呼呢。
因为霍海要后人记得,洋人养不熟。
洋人稍微要好那么一点,霍海没那么想整死他们,否则就跟倭人一样了。
但不代表霍海要让他们好过。
霍海跟葛三讲,只要拿下罗马,就能顺势拿下欧陆,到时候就能搞到欧洲的洋人,送去北美修铁路,送去南美挖运河。
在前世,洋人牛哔了的时候,也是这么对华人的。
不过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底蕴深厚,最后缓过来了,所以我们要一次一次的抨击大铁路的事情,这事儿永远没完。
而洋人在霍海的体系下永远也爬不起来,他们只会为自己曾经修建了大铁路而感到荣幸。
至于罪过的话……
没事儿的,羽族人会给他们过感恩节的,感恩他们艰苦奉献、牺牲,为北美带来了大铁路,为中美带来了运河,为南美带来了大港口。
葛三算了一下日子:“这……我怕是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哟。”
自己马上五十了。
等拿下欧洲,然后从欧洲拉人过去北美,然后再整去美洲干这些大项目。
这不得三五十年?
霍海:“好饭不怕晚,只要开了个好头,事情做成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葛三愣了一下,随后点头:“也是。”
霍海知道葛三为什么这么着急立功。
一个优秀的人,生出一个优秀的儿子的概率并不高。
葛三没碰上。
他儿子就不是很聪明。
他又着急养孙子。
现在看来,孙子虽然不笨,但好像也成不了大气候。
所以葛三就想要多立功,让自己的子孙能够安静的享福。
如果把南美靠海的地方封一块地给葛三做封地,他的子孙能收本地百分之一的商税作为家族使用,那永远也不会再缺钱了。
就这么简单。
但有些事情,短时间是做不完的。
霍海拍了拍葛三的肩膀:“这事儿我会跟陛下提的,你的封地会移动到南美的。”
项绪:“天下六州华洲为首,亚洲次之,接下来就是南美,然后才是北美,然后是非洲,最后是欧洲,封侯还是选亚洲和南美比较好。”
霍海倒是摆了摆头。
这么些年了霍海要是还没感觉到地理决定论的存在,就太傻了。
南美,非洲,这两个地方确实真的不适合奋斗。
出门就能遇到树上有傻猴子在掰香蕉,一箭下去,猴子香蕉一起拿走,出门五分钟就回家了的地方……怎么奋斗?
虽然这不是全部,但地理决定论至少要占据三成因素。
剩下七成是基因。
霍海自己选的话,首选产油地,一选安息二选北美,三选北方。
如果要预测未来,霍海还是预测北美要更好一点。
但是安息那地方吧,就是专门为头顶一块布而存在的。
开采简单,储量多。
未来石油的时代起码二百年吧?二百年让自己的嫡系去造去吧。
至于北美,争取让霍坤去孤星州那边。
在这些地方当普通人可能日子不好过,但是当贵族,那就躺着数钱吧。
霍海这么些年下来,已经大概感觉到了一些事情。
有些东西是没法改变的。
自己正在加速门阀时代的到来。
而且,卫霍家族做的越好,未来的外戚掌权的可能性就越大。
后面的皇帝看完历史,还需要想吗,直接把外戚全都拎出来,指望他们当大爹就对了。
这样的话……王莽的出现就是必然。
哪怕霍海把王贺整死,未来也会出个李莽杨莽赵莽,而且可能比起逆天的王莽更加逆天更加抽象。
所以,霍海要想办法保证一点。
那就是那场荒诞的社会实验一般的浩劫之后,世界还牢牢地掌握在大汉手中。
别的事情,就看天命了。
说起天命,霍海不得不沉思了起来。
董仲舒这个老家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