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章 (大章)刘彻的决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章 (大章)刘彻的决心 (第3/3页)

为卫霍指挥军队,但刘彻给军队发钱。

    全大汉,将近一半的资产都在刘彻手中。

    如果根据未来的发展空间去计算,算上土地的价格,那么全大汉八成以上的资产都在刘彻手中。

    加上整个科举制度虽然是霍海的提议,但实际上霍海并没有参与科举的建立,整个人事任用权也在刘彻手中。

    霍海没有造反的条件。

    综合这些因素看,刘彻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件事情。

    自己对于权利的使用愈发的熟练和依赖,导致自己有想法尝试用权利去做一些错误的但随心的事情了。

    而这就是自己错误的本质。

    霍海在自己诞生这个念头前,就看穿了自己的本质,一溜烟就跑去成都了。

    刘彻又开始计算其他条件。

    自己今年五十二岁了,霍海三十四岁。

    如果僵持下去,等自己六十岁的时候,霍海也不过四十二岁。

    如果霍海不会出现意外,那么,八年后的霍海,就像是十年前的自己。

    刘据?刘彻已经半放弃刘据和霍海比的想法了。

    刘据认死理,电车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终于在长安建立了十条电车线路。

    整个长安的百姓都非常感谢他,大家终于不用走路了,很多上班族终于可以坐车去上班了,而且比马车便宜,比马车快!

    问题是……十条线已经是极限了。

    无论刘据怎么研究,都搞不出新的线路了。

    所以,刘据的研究方向已经改了。

    刘据想要研究在火车上增加电轨,制造电力火车。

    而与此同时,霍海麾下,马力二十匹,可以拉四个人的标准汽车,已经完成了环绕大汉十三州的路测。

    然后开始进行发售前的最后集中生产了。

    只需要一句内燃机汽车曾经环绕大汉旅行过,就没有人会怀疑内燃机车是否能在自己手里跑起来了。

    在刘彻看来,刘据太固执了。

    如果刘据的固执是对的,那还好,问题是他的固执是错的,他看的距离远不如霍海。

    所以,刘彻认为,刘据已经没办法和霍海比较了。

    那么……自己是否应该把权力让渡给霍海?

    由霍海带领大汉,继续往前奔腾?

    正在刘彻思考的时候,新的情报送了过来。

    这一次,不只是霍海要修建安成线了,最新情报显示,成都那边之所以建立电子机械所,是为了研究全新的内燃机火车。

    目标是五年内成功,十年内投入实际使用,三十年内大规模代替内燃机火车。

    刘彻皱起眉头。

    究竟是为了什么。

    内燃机火车就算比蒸汽机火车先进,但用得着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换代么?

    除非,霍海的换代是有其他的目的。

    难道是……石油?

    可是,石油分离的燃料代替交通工具上对煤矿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煤炭并不会变少,各地城市化导致煤炭使用量越来越大,加上电力网络这几年不断地建设,煤炭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而根据目前探测出来的煤炭储量,似乎根本不存在用光这一说。

    那为什么要急着发展石油能源?

    刘彻只能想到一条。

    那就是,这是霍海给自己留的退路。

    霍海发现了一个产石油的地方,准备往那儿封公,然后再也不回大汉了。

    “他对我的忌惮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吗?”

    有几个人能放弃自己的家?更何况是放弃一辈子打拼的偌大产业?

    这可是比以往最有钱的商人,都超越千倍万倍,十万倍百万倍的超级产业。

    直接准备不要了?

    这个不要虽然不是直接丢了,而是分给自己的子嗣,不再亲手掌握了。

    但,如此忌惮的要走,难不成在他看来,我刘彻就一定要致他于死地不成?!

    刘彻很想要验证这一点。

    但是,霍海发现的那个充满了石油的地方,究竟是哪儿呢?

    安息?北美?

    刘彻看向了自己寝宫刚挂起来的世界地图。

    地图上,已经有了完整的北美洲南美洲东海岸的海岸线模样。

    同时也有了非洲的模样。

    为了不打草惊蛇惊动地中海的势力,刘彻暂时没有让人探测欧洲。

    但总之,环球地图已经摆在了刘彻的寝宫。

    “你想要哪儿呢?”

    只是,霍海想要去,刘彻就要放行吗?

    刘彻背负着手:“如果朕要把整个地图都给你,让你在上面作画呢?”

    转头,刘彻开始思考另一件事情。

    司马相如还能当多久的丞相。

    假如司马相如能活到八十岁,难道自己就不能活到八十岁吗?

    如果司马相如活到八十岁,那也挺好。

    又一个长寿宰相吗。

    张苍之后,又出个司马相如,也许世界真的变了,普遍长寿到来了。

    原来,仙丹是假的,但是延长寿命是真的。

    ……

    司马相如娶第二个老婆的时候,老婆十六岁。

    如今,司马相如的老婆,已经三十七了。

    司马相如的儿子,都已经十六岁了。

    司马相如自己,七十五了。

    一开始,司马相如的老婆雷夫人其实不喜欢司马相如,她有些怨恨自己的父亲,为了虚名,非要把自己嫁给一个老头。

    时间久了之后,她打消了这个想法。

    司马相如这家伙的确很会哄女人是其一。

    其二在她的想法中,本来人能活四十岁就了不起了,自己都老的快要死了,还嫌弃更老的?

    这几年相夫教子,她也不再抗拒司马相如了,没有别人家那种越老越互相嫌弃,反而越过越合拍了。

    看见司马相如在看信,雷夫人上前给他揉捏肩膀:“谁给你的信啊,看这么久?”

    司马相如呵呵笑:“是霍海寄来的,这老小子,刺激我,说我活不到八十。”

    雷夫人:“他巴不得你多活几年吧?”

    司马相如点了点头。

    当初司马相如想要生个儿子,娶了第二个老婆,结果卓文君死了,这让司马相如极度怀疑人生。

    但最终,司马相如也只有认了,现在生了三个儿子,倘若真有地府,大不了下去了再认错好了。

    而能给卓家一些帮助,也算是还了当年的情了。

    当初新商改发展成都的时候,司马相如重新联系卓家,在邛崃做钢铁和盐,这让本来就把持盐铁的卓家从老牌富商开始朝着大资本过渡。

    在建立天竺公司的时候,卓家不只是重注投资,还大量投入在了这条商路上。

    如今,卓家和司马相如见过的人都已经死光了。

    现在还是霍海在照看卓家。

    司马相如现在有了想法,让自己的大儿子回去成都,一方面可以接受当初商改时卓家分出来给司马家的股份,第二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跟着霍海学习。

    自己再能活,估计也没几年好活了,难不成真能活一百?司马相如很清楚自己的身体,最近几年也出过一次大病,又被救回来了,但下一次就不好说了。

    司马相如跟雷夫人说起了让儿子拜师霍海的想法。

    雷夫人自然是舍不得他儿子的。

    但是现在的大汉,十六岁就成年了,司马期已经成年了,而司马期似乎对做官没兴趣。

    那么,去他从没有回去过的祖地成都,开始经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司马期跟着霍海学了一些东西,未来还对仕途有兴趣,也来得及。

    雷夫人同意了。

    ……

    成都草堂。

    看到司马期的时候,霍海知道时候越来越接近了。

    当初新商改开始后的第一批小孩,都已经成年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新商改的第一次城市化正在稳步推进中,并且极度成功。

    积累了海量的资金和生产力。

    现在这婴儿潮诞生的小孩子们即将长大,大汉的人力将会暴涨几倍。

    大基建时代要来临了。

    最多还有五年,第一批婴儿就要全部成年并且拥有肩挑背扛的能力了。

    关键是,这一批孩子,全都是六年制义务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其中有一成还会获得更高的学历。

    五年么。

    五年后,无论司马相如还能不能当这个丞相,都要回去了。

    本来儒教渗透安息已经就有五年了,再有五年时间,安息、罗马那边都被儒教渗透成渣了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