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六十章 (大章)刘彻的决心 (第1/3页)
霍海这边刚下定修建安成线铁路的决心,成都这边少数几个知道他的存在的人就来了。
乐鹿咼,作为内燃机发明者,还有第一辆火三轮的参与者,他在近四年前随着车队去全国巡游去了。
这个机动车队太过于耀眼了,全国范围内他都出大名了。
只是,这个车队,却名不副实,因为每个地方的人都想见霍海。
得到的答案都是,霍海自己独自出行,微服私访。
所有的人都不敢造次,好生的招待着这个车队。
一年前,乐鹿咼带着车队在全国主要州县走了一个遍。
把车带到了成都。
在成都,乐鹿咼把所有的技术进步,全部展示给了霍海看。
一辆全新的,真正的四轮内燃机汽车终于真正的成型了。
霍海首肯,新车开始制造。
乐鹿咼却因为三年的试车之旅,太过于劳累,不想再继续工作了。
霍海准许保留乐鹿咼在研究院的职务,待遇,保留在全新的车厂的待遇,允许他带薪休假。
乐鹿窝这一休息是一年多。
而他选择的就是待在成都,哪儿都不去。
实际上,乐鹿咼并没有在休息,只是,那种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群聚群策的研究,不适合他。
虽然这么多人出主意,让技术从1到一万的增长非常迅速。
但是,并不利于从0到1的突破。
所以,乐鹿咼带队把三年来积累的技术给放在车上之后,制造出成熟的内燃机汽车后,就选择了休息,实际上就是闷头自己研究全新的内燃机。
而这一次,乐鹿咼的目标是,给内燃机加缸。
因为三年来,实际上车队不只是积累了有关车上的技术,还积累了有关发动机的技术。
乐鹿咼要把技术实现。
对此,霍海并不是那么支持。
要知道,乐鹿咼虽然一开始造出来的是火三轮,但实际上,底盘的质量是一战时期的质量,发动机也是。
要知道前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被发明出来的时候,马力是零点五马力到二马力之间。
驱动的是那种只有个铁焊出来的小框架,和三轮子行车差不多质量的地盘。
而乐鹿咼团队从一开始就拿到了更好的金属,制造出了十倍以上动力的发动机。
搭在在本来就由马驱动,却发展了多年的金属底盘构架上。
这样的搭配,让这些车从制造出来,差不多就是前世1920年的水准。
这还有多少发展空间留在短时间内突破?
几乎没有。
霍海认为,根据经验,起码需要十来年积累经验,才可能迎来下一代发动机。
就好像前世的庞蒂亚克,在一战时候连续推出了四缸六缸。
但一直到二十年后,才彻底被市场承认。
而与此同时凯迪拉克开始大力飞砖,V12V16都干出来了。
在二战刚开始时开始生产出了一百八十匹马力的发动机。
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有些厂家产的车,马力才五十。
霍海一开始觉得,大汉这边应该也是要走积累技术,然后受限于动力,然后市场推动研究多缸发动机,最后开始大力飞砖。
这么一个过程。
但说到底,大汉和米国还是不一样的。
前世工业革命,就像是英法德在理论上走的类似,在实际技术应用上,各走各的路,然后米国后起之秀,再然后到了二战后开始在米国的体系下分蛋糕。
这样一个发展历程。
但是,大汉兼具他们的特色。
或者说,大汉就没有因为大量的限制,形成自己的工业特色,而是有什么干什么。
如果把霍海车队的火三轮当做是第一代试验型汽车的话。
那长安那边已经在开始推出四轮高额头老爷车,作为实用商品来准备出售了。
而那边最终发动机采用的方案是,加大喷油量,用油耗来加强动力,加大缸体,力求一辆车一箱油能跑个百二百公里,但在这个范围内,动力澎湃,能干任何事儿的程度。
而与此同时,乐鹿咼的V2发动机,成功了。
V2发动机的成功,意味着,摩托车即将实现,摩托化步兵近在眼前。
也意味着,加缸和加油双路线,同时在大汉走通了。
v2?效率高了?那就能让大家搞省油车子吗?
不是的,这样……马力更高了!
霍海看着了乐鹿咼V2的发动,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玩意儿。
一缸,三缸,四缸,霍海都见过,就是这玩意儿V2霍海没见过。
乐鹿咼一脸期待:“霍大人,您看这个方向对吧?!”
对于乐鹿咼来说,他一直以来的研究,都是任何时候有难题,就来询问霍海,总是能得到答案。
乐鹿咼认为,如果不是霍大人要当官,那绝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只可惜朝廷拖了霍大人的后腿。
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来到了霍海的知识极限区了。
是,网络上是有内燃机的大量视频,从原始内燃机,到V12都有。
问题是,霍海的水准,也就能看过原始内燃机后记下来,其他的视频,看完就只有一句‘挖槽,牛哔!’
看完也记不住,更不懂。
所以,面对乐鹿咼的期盼,霍海只是点头:“从重心布置上来说,V2适合摩托车。”
“当初研究院也研究了摩托车型,但是动力太小太容易摔倒了。”
“而现在的V2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对帝国来说是巨大利好,接下来帝国的大军在中亚沙漠上驰骋,再也不需要寻找海量的马匹水源了。”
乐鹿咼听到霍海说摩托,眼睛一亮:“对啊!V2的重心布置是对称的,太适合摩托了!”
霍海:“这条路上你走的太远了,就连我也不懂别的了,我只能做出几个预言。”
“根据潜在的外型布置来说,接下来可能存在的发动机分别是三缸机,四缸机,六缸机,八缸机,十二缸机。”
“三缸机的优点是能获得尽量快的动力和速度来提供给车辆,并且还比四缸机省油,到时候,只需要十来秒时间,汽车就可以加速到一百公里每小时的超快速度。”
“但是三缸机注定了它会抖的厉害。”
“车厂会非常爱这种省油,又排放尾气很少的发动机,而民众会非常痛恨这种玩意儿。”
“接下来是四缸机,将会是以后私人使用的汽车的主力机型,平稳,动力澎湃。”
乐鹿咼还没来得及思考为什么三缸机会抖,为什么四缸机澎湃,但来得及询问:“五缸机呢?”
“难不成单数都发抖的厉害吗!?”
霍海摆头:“五缸应该处于四缸和六缸之间,问题是,五缸对于四缸的提升太小了,在四缸上用技术优化材料优化,也能媲美五缸,而如果不怜惜材料成本,直接制造六缸机,自然就比五缸机优秀了,那哪儿还来得五缸机的生存空间呢。”
所以,如果注定了成功的是四缸机,那五缸机就成功不了,能成的一定是六缸机。
七缸八缸也一样,到时候压根不会有人去研究七缸。
怎么,难道因为设计缺陷,引擎室一共就留了七缸的空间?那肯定不是出现了七缸机的应用空间,而是引擎布局设计师应该拖出去枪毙了。
乐鹿咼记了下来:“大人,您想的真多,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方向了。”
霍海摆头:“乐鹿咼,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以自己的现有技术,去发展自己的汽车品牌,未来你一定会是全大汉最富有的人之一。”
“只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但你创造的品牌,会在这片大地上流行到永远。”
“另外一条路是,把你的技术授权给别的公司,让他们去发展汽车。而你,带上你在内燃机领域超级丰富的知识,去研究内燃机火车。”
因为成都到长安的成汉铁路,安汉铁路,连成的安成线已经上了计划了,所以霍海才跟乐鹿咼说这个。
霍海看乐鹿咼想要说话,开口:“你先别说话,我跟你好好分析一下。”
“如果你不愿意做这个工作,能去做这个工作的,都会是在汽车领域赚不到多少钱的低级工程师,还有未来学成但没什么经验的机械师去做这件事情。”
“他们从今年开始研究,也许要十年后,第一辆内燃机火车才能下线,因为进度缓慢,缺少投资,无法说服更多资本,所以可能要三十年后才能真正的运行,要五十年后才能大规模投产,大规模出现,代替现在的蒸汽机火车。”
“如果是你带队,也许只需要一到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