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章)超级大扩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章)超级大扩张 (第3/3页)

其实本都王国那边的国王,是刚好和安息的国王重名。”

    “本都那边前几代国王都叫米特里达梯,二世早就没了,已经传到第六代了,和安息万王之王没关系。”

    刘彻愣了一下:“我捋一捋,就是说,比如南越国,赵佗,赵佗二世,赵佗三世,赵佗六世。”

    东方朔:“嗯。”

    刘彻继续:“然后,他的宗主国大汉的皇帝,名字叫赵佗二世。”

    东方朔:“嗯。”

    刘彻:“别给朕看安息的情报了,你们把他灭了得了。”

    “这些没文化的东西,倒反天罡,宗主国的大王,用藩属国小王的名字当自己的名字。这种国家真的是个大帝国?朕要是早知道他们那边是这情况,都懒得多看他一眼。”

    “浪费朕时间,来,把封禅的计划拿来朕再审一遍。”

    这就好像匈奴单于看人家楼兰王的名字好,借来给自己儿子用。

    这他妈不是神经病嘛。

    东方朔本来想多解释一下的,但是想了一下,好像没那个必要,反正也不是啥重要的事情。

    反正安息那边王公们迅速就不想出兵了。

    不想出兵对上要有理由,对下也要有理由。

    对上,理由就是,匈奴人已经打过来了,没办法把兵派去集合了,只能就地反抗了,伟大的万王之王,您要是有多的兵,快派点过来吧!

    万王之王都懵逼了!听说匈奴大夏单于三万人南下,怎么同时打了自己七十多座城?三万大军分成七十路是吗?什么?又有两座城上报挨打了?

    对下的理由,那就更简单了。

    安息东部的人,没有希腊化,而是没文化的古典游牧部落奴隶制。

    他们要推动宗教,轻而易举。

    那就推动儒教。

    儒教认为,天下是一家,天下有一个共主,就是天子。

    为什么要推这个?

    因为王爵们十分笃定大汉天子来不了安息,要能来早就来了。

    所以,推动信天子,平民就不信万王之王了。

    不信万王之王了,谁还在乎给不给万王之王派兵?

    万王之王伟大的米特里达梯二世,在接到七十二路城池被匈奴攻击的消息后,大军往东,准备驰援经济重镇。

    一头闷在了二万五匈奴主力身上。

    米特里达梯二世懵逼了啊。

    意思……五千匈奴兵分七十二路?每路六十九点四四四四四无穷人,打的我各大王爵分不出兵来?

    米特里达梯二世前半辈子才把安息西部希腊化平定下来,一眼就看出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打听。

    好!东部开始大汉化了!

    “我@¥#%!……”

    这些事情,给陛下讲了能怎么样?陛下对这个什么什么二世如何发火,如何想办法扭转大汉化有兴趣吗?

    没兴趣的,这个题目对米特里达梯二世是无解的。

    他前半辈子为了融合希腊化的西半拉,装作自己是希腊文化的推崇者。

    怎么,后半辈子为了弥合大汉化的东半拉安息,装作自己也是儒教信徒,再和东部大汉信徒们打成一片,一起高喊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给磕一个呗?什么?标准流程得嗑三个?

    岂有此理!

    ‘他妈的大汉不是东西,玩儿文教合一政法合一,不要脸!’

    东方朔当然不会把米特里达梯二世骂刘彻不要脸的事情告诉刘彻。

    没那个必要,反正也不是指名道姓骂的,就让他骂呗,大汉一路过来没少挨骂,每次都上报,报纸都不够版面写的。

    要是次次上报,气诈了的长安市民不得高呼杀个片甲不留啊!

    长安这边的刘彻看的实在是无聊,顺手把情报册子丢给了东方朔:“你看着吧,把安息搞定后,给你封侯。”

    东方朔眼睛一亮:“臣,领旨!”

    等东方朔退下去后。

    刘彻站在窗边不知道想些什么。

    问题就出在这儿。

    十五岁时,没有权利的刘彻,忙的跟狗一样。

    三十岁的刘彻,掌控大汉,却时不时能偷闲去打猎。

    如今年近五十的刘彻,掌控着五倍原大汉人口,八倍原大汉人口,复杂一百倍的机构。

    却闲的没事干。

    让几大机构收集了好久的安息情报,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制定个计划把安息干了。

    然后打开情报一看!

    发现安息脆弱的就像巧克力。

    你敢摔,他就敢碎。

    你敢稍微加点热,他就敢化。

    你敢稍微捏一把,它就变形。

    根本没有任何正视它一眼的必要。

    这就让刘彻很迷茫。

    在他刚知道安息时,还知道安息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虽然大月氏过去干了安息一顿大逼斗。

    但当时刘彻也没想过安息弱,而是觉得大月氏出去后蛟龙入海变强了。

    所以派遣张骞去联络大月氏,准备一起打匈奴。

    这么多年过去后一看,安息好弱。

    其实安息没变过。

    但……大汉太强了。

    强到根本没必要太紧张的面对安息。

    平常心就最好。

    刘彻回望来时路,看到的都是霍海。

    霍海一步一步,让大汉强盛到了今天的程度。

    自己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霍海搞出来的强力工具,全部收进自己的工具箱。

    自己手握工具箱,霍海不能不给新工具。

    所以,工具箱里的家伙事儿越来越多。

    如今,任何难题,在这个工具箱里都能找到几十个解题方案。

    以前对未知的探索,如今变成了不动脑子就能解决的事情后,一切了然无趣了起来。

    失去了乐趣之后,只剩下了占有欲。

    刘彻看了看手里的泰山封禅计划书,转手递给了王内侍:“传下去,一切从简,让司马相如搞个章程,速度封禅,晚了朕怕赶不上了。”

    王内侍一哆嗦:“陛下,怎么会赶不上了?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时,千万不要说这种话啊!”

    刘彻:“朕怕晚了就要拿下安息了,到时候计划书还得改。”

    一旦拿下安息,安息附近那些小国就全部到手了。

    大汉不是安息,安息能容忍附近一堆小国,大汉不行。

    一旦拿下安息,几乎等于大汉如今的领土范围,再翻一倍!

    那就是对比原来的大汉领土,翻了十六倍!

    如果实现,那封禅仪式必定要改。

    谁能想到,封禅需要的所有功绩中,最难做的一项是……做计划书?

    老是做一本,就赶上个大进步,改一次。

    做一本,改一次,做一本改一次。

    刘彻三十五岁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志向。

    “他秦始皇可以巡视天下,我刘彻也可以,我要巡视的疆域不能比他小,去的边境不能比他近!”

    好,现在好了。

    现在自己小五十岁,现在自己马上出发,马不停蹄的去巡视天下。

    自己巡视的越快,将士们越受鼓舞。

    将士们越受鼓舞,打下的领土就越多。

    打下的领土越多,没巡视的领土就越多。

    没巡视的领土就越多,自己的巡视就越慢。

    所以,自己巡视的越快,自己就巡视的越慢。

    他奶奶的没完了嘛不是!

    “速度封禅,不能再等了,再等朕怕有变!”

    正说着呢,公孙贺冲进大殿:“报!!!陛下,天大的喜讯!”

    刘彻心态崩了:“朕不想听到喜讯!!!”

    公孙贺一愣,改口:“报!陛下,传来了一个天大的噩耗!”

    刘彻:“嗯?你说说。”

    公孙贺兴奋的讲述噩耗:“投降的南越军改组成海军后,没日没夜的寻找立功的机会,在南海往南疯狂寻找,终于!在远隔三万里的南方海外,找到一个巨型岛屿!”

    “那个岛屿面积有咱原十三部州三个那么大!因为全岛都能停船,所以整个都是澳,被暂时取名为澳岛。”

    “这个澳岛,全是大平原,适合养牛!到处都是铁矿!随便上岸一看,就发现了个比大汉现在最大的铁矿还大十倍的矿,纯度高到就跟咱们练出来的生铁一样,多到挖都挖不完!”

    “咱们的牧民和矿工不够用了,这个噩耗太大了啊陛下!”

    刘彻:“……”

    王内侍看了看刘彻,眼神里满是:陛下,这封禅计划书,咱还往丞相府递吗?

    刘彻一把夺了过来,随后想了想,又把计划书递给了王内侍。

    然后疑惑:“奇了怪了,朕今天居然产生了幻觉,感觉看到了公孙贺。”

    “可能是太久没看到他了,甚是想念。”

    公孙贺:“陛下,没用的,要登报了……”

    刘彻抢回封禅计划书:“滚滚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