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章)大议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章)大议会 (第2/3页)

间的链接断开,做成两轮可以独立旋转的转轴。”

    蒋不疑看着一边点头:“明白。”

    刘据:“但是,怎么确定断开后速度就是一样的呢?”

    “在左边这儿,加一个新的连杆,车轮转动,车轴就转动,车轴推动动力轴围绕着车轴转动,怎么用动力轴推动右边车轮转动?”

    蒋不疑思索了一下:“简单,在右边结构上加一个十字结构。”

    这样,左边的动力轴推动右边的十字,就能转动。

    有差速时,动力轴就在十字之间空转,而正接触时,动力轴就推动十字转。

    这样,转起来的速率就是一样的了。

    刘据:“但是,这样的话,左轮一直贴地转,右轮却是一圈被推动四下,就一顿一顿的,所以……”

    蒋不疑:“十字加成米字。”

    刘据点头:“聪明,但是如果速度快了,就会放大顿挫,米字结构也感觉一顿一顿的。”

    “所以……”

    蒋不疑捏着下巴:“干脆把米字改成齿轮吧……但是改成次轮后,每个齿就不够动力轴脱轨了啊!”

    刘据:“聪明,但聪明的不多,把动力轴设计成另外一个次轮状的轴不就完事儿了?”

    齿轮的齿间距不够动力轴脱离,但是齿轮和齿轮之间的齿脱离又下一个齿咬合,不就很正常了吗?

    蒋不疑恍然大悟:“啊?哦?好像对啊!这就是差速器?!”

    刘据冷笑:“真笨,来,我教你,我发明的最新结构,比这个复杂多了,别说马车,就算是以后柴油蒸汽机真的普及开来,做成柴油动力汽车,我这个结构也能用。到时候,就是你的车厂脱颖而出的时候!”

    蒋不疑何等聪明,就这么几句话,就能搞懂差速器的运转规律,就算自己多去研究一下,应该也能做出实用的差速器。

    但是研究哪有继承快?

    刘据讲起了他那个结构的差速器。

    蒋不疑也认真的听了起来。

    刘据讲完也不管蒋不疑听不听得懂,消化了多少,叉腰大笑:“这马车做出来的速度肯定比研究院的快,必须取个好名字,响亮的名字。你觉得是叫奔驰合适,还是叫宝马合适?”

    蒋不疑:“……”

    还没开口,刘据就打断了:“以后搞不好不会用马了,还是叫奔驰吧。”

    蒋不疑:“老师你不是想要给我谋生吧,你就是想要建立一家车厂,然后把你的设计给实现出来。”

    刘据那表情蒋不疑太熟悉了,安国少季和终军经常都是那样的。

    刘据被说破了后也不气恼:“那还不是让你赚大钱了,我出技术,你去管理,以我的技术,随便换个人,不照样能成?”

    窗户外面,刘彻和霍海听到这里,转身往外走。

    刘彻:“听杨连成说,太子对于机械方面的造诣很高。”

    “太子还想研究电,但是电太危险了,所以朕严令不允许太子接触电力设备。”

    霍海点头:“太子的身份尊贵,的确不适合。”

    刘彻:“本来按照规矩,他这个年纪,已经可以成婚了。”

    “但是按照现在科学院的研究,似乎他这个年纪还没成年,不应该这么早成婚,大汉开始推崇晚一点结婚,所以,现在应该让太子去做什么?”

    这个晚婚的推广,其实是为了减少童工的存在。

    这个里面逻辑链条又是一大条,但是简单的说一下原理就是,让人意识到十六以下没成年。

    如果大家都认识到十六以下就是未成年的状态,就能大量减少童工。

    因为这样大量的人就不会想‘你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找个班儿上吧。’

    但是,如果童工减少,又不能配套合适的教育体系的话,就会导致街头巷尾出现大量只玩儿乐而什么都不干的年轻人。

    一旦这种事情成了常态,那‘嬉皮士’、街区文化、该溜子这些东西就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了。

    这人啊,过早担负重任会出问题,但是整天玩儿也会出问题。这一松一紧就得抓好了。

    所以‘你本来就是个打工的,只是碰巧读了书’这句话并没有人知道教育的实际意义。教育本质上不是让每个人都能成大才,而是让大部分人不要变成社会危害。

    于是,新商改的当务之急就是科教文卫的全国性推广。

    新商改现在是必须全面执行了。

    所以刘彻看向了霍海:“朕让李蔡告老还乡,由你当丞相,让张汤当御使大夫,同时设立大司农,同为三公,由司马相如为第一人。”

    霍海有些愕然,本来之前没有出现大司农而是叫做大农令,是九卿之一。

    就算改成大司农,应该也差不多。

    但是现在,刘彻想要用大司农这个职务,代替经济大臣的责任。

    原因当然是刘彻不想抛弃农业,而是希望抓经济的大臣,要清楚,帝国的首要任务是农业,是吃饱饭。

    所以,等于硬生生的把大司农这个职务抬上了三公。

    至于为什么是司马相如,原因也简单。

    其实司马相如那一代被刚上位的刘彻招募的人,成就最低的就是他自己,其他人很多都封侯了。

    但这一代人中司马相如最懂经济最会搞钱。

    可是没赶上好时候。

    现在是赶上好时候了,但司马相如年纪也大起来了。

    最后发挥余热的时刻了。

    霍海:“陛下有没有这种可能,让司马相如做宰相,让我做大农令,大农令改成九卿之首。”

    九卿之首本来应该是天官的,也就是管理吏部的。

    按理说吏部权利应该比三公这种看似没啥的职务权力大。实则不然,因为皇帝要抓住人事权,所以吏部的人事权是能量降级的。

    但就算是能量降级,吏部也处在第二梯队第一,稳坐九卿之首。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因为,科举的出现,还有新学的复杂性,让吏部(太宰)继续降格了。

    因为又从太宰分出了一些权利来,权利就更小了。

    刘彻在霍海的建议下,早就准备以部代替卿,但不是六部,也不是九部,而是众多部,至少十几二十个,按需加。

    权利分散,有利于经济发展。

    现在,霍海并不想当这个丞相。

    武侯?丞相?肝脑涂地是吧?

    霍海只想给丞相上点香,不想被修个武侯祠然后被人给上香。

    一想到三百年后,诸葛亮在武侯祠给自己上了一炷香,感叹‘武侯大才,可惜被累死了’,霍海就脸黑。

    刘彻也在思索,让霍海这么早当丞相好不好。

    如果让他当三十年,那不成了假皇帝,常务副皇帝了?

    如果让他当个十五年,然后退休?

    还是当个十年,然后和李蔡一样,去组织议会?

    李蔡可以组织议会去,但是霍海不合适。

    因为议会里的人,天然向着霍海,他们把霍海当神。

    别人说把谁当神那都是恭维忽悠,但是这些人真把霍海当财神。

    这样一来,议会铁板一块,搞不好会在未来把朝会给压下去。

    那岂不是倒反天罡?

    刘彻还记得霍海之前故意表演如何拿下南越国,为的就是让大家对富人商人要警惕起来。

    可以用,但不能乱用。

    可以放,但不能放任。

    可以信,但不能轻信。

    所以,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霍海都是不能组织议会的。

    留给霍海的荣耀,最多就是组织朝会。

    那么丞相这个职务,就到头了。

    还是说,十五年后,霍海三十七岁,自己封他为夏国公,让他去大夏?

    刘彻:“你说我们要先拿下大宛,你觉得大夏如何?”

    霍海眼色一冷:“这个地方必须彻底的改造,否则必将成为大患。”

    帝国坟场。

    有时候封建迷信一定得信。

    刘彻:“哦?怎么改造?”

    霍海心中,解决帝国坟场的方法只有一个。

    任何帝国都进不去这个地方,进去都会败退。

    还不是人不够。

    倘若这个地方全是外来人,还谈什么帝国坟场。

    那怎么才能让这儿全是外来人?

    送生育能力强的过去。

    谁?

    霍海:“中山王刘胜,以中山王的生育能力,只要封中山王为大夏王,不出五十年,大夏至少数千刘姓贵族,这些人的婚姻关系之中起码笼络几万人,结成铁板一块的大汉姻亲构成统治阶层,稳到不能再稳了。”

    刘彻本来是想问霍海愿不愿意去大夏就藩的,结果还没问,霍海就给大夏安排了刘胜了。

    刘彻想了一下,决定回去细想一下再决定。

    “议会即将举行,你要不要参加?”

    霍海对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