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1章:右金吾卫之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91章:右金吾卫之变 (第1/3页)

    距离是如今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最大的困难。

    中东局势的变化,哪怕是最快的速度,传到长安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李承乾即便有再强大的军队,也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去介入天竺的局势。

    不过也因为提前的预见,早早就安排了王玄策过去。

    好在历史的惯性不会变化,这是利益的使然。

    天竺并非是一个单独的国家,哪怕是戒日王,也只是在名义上统治天竺以北的土地,本身来说,天竺还是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的聚合体。

    这一点在后世也没有多大变化,相当于联邦制,只是联邦制的上面,还有种姓制约。

    泥婆罗国跟吐蕃一直想要对天竺进行入侵,这个时期的天竺有着大量肥沃的土壤,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适宜植物生长。在保障供水的情况下,水稻一年可三熟,能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

    自然就会引得周边国家的垂涎。

    泥婆罗国的国力很小,基本上依附于吐蕃。

    吐蕃也是近些时候才强大起来,而这个时期又碰上戒日王。

    戒日王统治北天竺,正好是吐蕃的方向。

    能一统北天竺,戒日王的军队还是很强大的,只是奈何,再强大的堡垒,通常都是内部出现问题。

    阿罗那顺本来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只是认不清自己的定位,他觉得自己可以替代戒日王。

    因为戒日王交好大唐,又庇护了流亡的波斯皇帝,阿拉伯帝国那边的细作,很快就跟阿罗那顺勾搭上了。

    有了盛名的阿拉伯帝国支持,阿罗那顺直接下手。

    原本不会有太大的意外,阿罗那顺掌控了戒日王大量官员,奈何碰上了王玄策。

    刚刚谋反的阿罗那顺没有时间整合自己的力量,就被王玄策借兵打败。

    只是现在的北天竺,已经成为一盘散沙。

    很显然,吐蕃跟泥婆罗国会得到不少好处。

    当然,这些跟远在长安的李承乾暂时关系不大。

    要介入到中东局势,至少也是等他登基之后了。

    对于现在的李承乾来说,怎么逐步蚕食李世民的势力,才是最为关键。

    现在李承乾要做的就是,温水煮青蛙。

    一步步的壮大势力,只要达到足够的程度,就能再度开启玄武门之变,走老李家的传统继承方式登基。

    “殿下,右金吾卫已经在我们的掌控中了,晋王去了普宁坊。”

    杜荷汇报着消息,对于晋王的动向尤为在乎。

    在杜荷的想法里,魏王跟晋王,犹如当年的隐太子跟齐王。

    如果太子殿下这边的玄武门走得不顺利,那么魏王跟晋王的性命就很关键了。

    只要除掉魏王跟晋王,那么陛下嫡子就只剩下太子,亦如当年陛下做的那样。

    不过陛下显然更狠,不仅是隐太子跟齐王,包括他们的子嗣,也全部除干净了,不给当年先皇半点余地。

    因为按照传统的礼法,嫡长子继承制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简单点说,嫡长子继承制,是要长兄这一脉全部死绝了,才叫兄终。

    所以李世民为了保障自己继承的合法性,不给别人提出异议的机会,就把隐太子跟齐王的子嗣,全部都干掉,这样自然就是兄终弟及。

    这一点套在李承乾身上就不怎么适合,因为他本来就是嫡长子,太子。

    杀魏王跟晋王,除了让李世民没有选择外,在礼法上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只要不是弑父就成。

    历史上,最后感觉没有机会的情况下,杜荷其实是想劝李承乾弑父来着,让太子假装生病,引陛下探望,从而一举功成。

    可惜因为齐王造反,从而牵连纥干承基以致暴露,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还上交了证据,这才让李承乾的计划落空。

    可惜历史没有偶然。

    当然现在杜荷不会这么想了,因为如今太子羽翼渐丰,已经能跟陛下分庭抗礼掰手腕了。

    “右金吾卫那边,尽快梳理清楚。”

    “按照先前定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