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天竺大乱,图谋大唐 (第2/3页)
掷。等他们两败俱伤时,我们的弯刀就能轻易收割君士坦丁堡。”
他顿了顿,继续道:“与此同时,向大唐发出通牒,斥责他们收留罗马公主是对安拉的亵渎。长安的商人中,有位叫赛义德的与太子府管家私交甚笃。我们让他散布言论,说大唐太子支持罗马人,是要毁灭伊兰信仰。再伪造君士坦斯二世与大唐的密信,故意让赫拉克洛纳斯的人截获。”
阿卜杜勒皱眉道:“可大唐若不顾朝堂纷争,执意出兵拜占庭怎么办?”
哈立德抓起一把细沙撒在龟兹与疏勒的位置,沙粒如血散开。
“那就让西域燃起战火!”
“疏勒的阿卜杜拉首领之女被大唐税吏羞辱,我们送去黄金战马,再派传教士宣扬圣战。”
“龟兹王不满重税,我们承诺免除其商队十年赋税。康国的城主贪图美色,我们就送十名波斯舞姬。当大唐骑兵被拖在西域平叛,我们的商队便披着粟特人的外衣,带着金币与《古兰经》渗透城邦。”
欧麦尔突然起身,弯刀出鞘半寸,寒光映亮穹顶星月图腾:“以迁徙之年起誓!传令下去,集结十万大军,三个月内完成粮草筹备!哈立德,通牒文书要写得像沙漠烈日般灼人,把大唐在西域的‘罪状’列成经文!”
“阿卜杜勒,挑选精锐演练‘沙暴战术’,告诉部落勇士,此战不仅为土地财富,更是让安拉的教义照亮东方!”
阿卜杜勒单膝跪地:“遵命,陛下!我这就去挑选能在沙漠中三日不饮的勇士!”
他大步离去,锁子甲的声响渐渐消散在长廊尽头。
阿拉伯帝国想要对大唐出兵,而这个时候,天竺也发生了变化。
碎叶城。
恒河的水汽裹挟着檀香与牛粪的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两旁的神庙尖顶在烈日下泛着金光,与街边瘦骨嶙峋的流浪狗形成刺眼对比。
王玄策作为大唐正使,率使团已在天竺驻扎两年。这期间,他们不仅促进了大唐与天竺的商贸往来,还庇护了流亡至此的波斯末世皇帝伊嗣俟三世,在天竺诸国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这份影响力却如同刺向暗处的锋芒,引来了贪婪的目光。
这日,为寻找能治疗太子腿疾灵药或医师的王玄策使团,再次返回摩揭陀国的曲女城。
王玄策摩挲着腰间那把在碎叶城饮过阿拉伯人鲜血的银柄弯刀,望着王宫方向皱起眉头,本该在此迎接的戒日王仪仗队,此刻却不见踪影。
“正使,您看!”
副使李义表突然拽住他的衣袖,指向王宫高墙。
城墙上已然是大量天竺士兵正在戒严,显然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去打听消息。”王玄策压低声音。未等李义表动身,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戒日王朝宰相阿罗那顺带着一队骑兵横刀拦住去路。这位身形魁梧的天竺贵族头戴孔雀翎冠,嘴角却挂着令人不安的微笑,身后骑兵的甲胄上,隐隐闪烁着与阿拉伯帝国制式相似的星月纹饰。
“大唐来使远涉万里,我王却不幸遭遇不测。昨夜沐浴时,不慎跌入恒河……”
王玄策跨前一步:“荒谬!”
“戒日王精通骑射,且我大唐使团曾为其配置水性极佳的侍卫,怎会轻易溺亡?”
阿罗那顺身后的武士同时按上刀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阿罗那顺却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王使不信,可随我入殿查验遗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惊扰了我王的往生之路……”
王宫寝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藏红花味,用以掩盖尸身的腐臭。王玄策掀开白布,戒日王面色青紫,脖颈处三道暗红色指痕清晰可见。“这是溺亡?”
他冷笑一声,转头看向阿罗那顺:“宰相的指甲,倒是与这指痕大小相仿。”
阿罗那顺的笑容骤然凝固:“大胆唐使!竟敢污蔑我摩揭陀国宰相!来人,将这些大唐奸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