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9章:只能委屈委屈陛下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9章:只能委屈委屈陛下了 (第3/3页)

,只要太子那边不翻脸,优势总会往陛下这边增长,等到时机一长,陛下年迈,局势逆反,太子能顺利登基,大唐亦可避免一场内乱。

    房玄龄这说法,给了李世民台阶下,只是也不那么满意。

    长孙无忌适时道:“陛下,太子夺了右金吾卫倒不算多大事,只是这原本的右金吾卫将士们,难道就此还乡?”

    “依臣所见,不若是让这些原本的金吾卫,依旧在职,而太子之兵,也入金吾卫,如此左右参杂,一是反以之监察太子之兵,二可让太子难以顺心应手。”

    “届时太子也需忌惮金吾卫将士,便无法完全掌控万年县。”

    长孙无忌几乎明确表态支持晋王,这一点,恐怕太子已经知晓了,因此长孙无忌自然要多想办法,压制太子。

    现在看机会不大,但以后呢。

    太子现有六万兵马,三万大明宫,三万长安城万年县。

    看似是太子吞并右金吾卫,可右金吾卫这么多人,好歹加上备军也有两万余,太子哪能全部掌控到,这就反而把太子三万兵马给牵制住了。

    这么一看,对于李世民来说,反而是好事。

    如同棋盘兑子,更何况李世民原本也没打算指望金吾卫能有什么作为。

    “不错,便就如此吧。”

    “不过此事,便由房公去太子沟通。”

    李世民当然不可能给太子名分,封太子一个右金吾卫大将军什么的。

    名义上来说,这右金吾卫大将军还是晋王。

    当然就眼下这情况,李世民也只能先委屈委屈稚奴了。

    按理说跟太子去沟通的事情,也就是李世民默许这事,应该是长孙无忌去,不过李世民也清楚,长孙无忌站位晋王的事,估计太子那边有了察觉,这个时候去沟通难免尴尬,还容易把事情弄砸。

    安排房玄龄去较为合理,其实最好的人选是魏征,但李世民现在不想搭理魏征。

    上次被放出来后,李世民就很少召见魏征跟褚遂良了。

    两人的站位感太强,一个是支持魏王,一个支持太子,没有半点掩饰,这把他这个陛下放置何处?

    朕还没驾崩呢,两人就这么急匆匆的谋划朕的身后事了。

    怎么想都会不爽。

    看来看去,还是房玄龄,长孙无忌这样一直跟随自己的老臣靠谱。

    褚遂良也算,就是品性差了些。

    至于魏征,真说起来,还是当年隐太子的心腹。

    以前不计较,那是李世民掌控大局,现在看不爽,自然是太子有了威胁。

    事情有了计较,李世民也没忘记再发一道密诏给李靖。

    让其暂且不要调动太多兵马,影响民生不说,还容易跟太子产生误会。

    不过也需要做好筹谋准备,以备随时应对变数。

    另一边。

    李承乾的太子教令传达,三万辽东兵卒,直接就围了右金吾卫各个兵营。

    带头的是陆仝,手持太子教令,让右金吾卫众将士听从。

    各中郎将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太子有监国之权,理论上来说,自然可以听从教令的,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突然冒出来的兵卒,显然是进行夺营。

    他们自然不敢去跟太子对着干,谁都知道太子如今威势很大,连大明宫都给占了,可要他们束手就擒,也不情愿。

    陆仝统辖的部分,倒是没多大问题,毕竟中郎将都是自己人,当然是要听令,可隶属于另一位右金吾卫将军,也就是跟着晋王的这一批,就不愿意了。

    当初他们可还是跟着晋王在朱雀大街伏击过太子的,现在归属于太子,岂非是羊入虎口,往后肯定要被穿小鞋。

    尤其是军中武官,更是直接下令闭了大门,坚决不出。

    好在这对峙也没多久,房玄龄这边听到消息后,便亲自来了一趟。

    面对房相,中郎将自然不敢抵抗了,小心思也没了,原本还指望朝廷这边有所动作呢,现在这情况,只能乖乖打开大门。

    毕竟他们也不敢跟太子对抗后,还跟朝廷掰扯,真要这么做,那可就是谋反了。

    至于晋王李治,自然是直接跑路了。

    万年县这边是不敢呆了,干脆跑到朱雀大街西边长安县,李勣所在普宁坊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