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魏王:我可以输,但晋王决不能赢。 (第2/3页)
赢了,太子位是晋王的,他还是魏王。
太子赢了,皇帝位是太子的,他也还是魏王。
既然如此,那他干嘛不赌一手。
柴令武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李泰有了决定。
只见是柴令武继续道:“先前陛下亲身入来庭坊,太子大军在握,已有机会软禁陛下,强取帝位,然太子却未有动手,任由陛下离去。”
“而后太子强占大明宫,有三万神武军精锐,又有火炮在手,若强袭玄武门,陛下如何能挡,然太子一直未有动作。”
“由此可见,太子所谋甚大,欲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以自身实力,逼迫陛下禅位。”
“因而当太子知晓陛下之事后,并不见得若率先发难,强取帝位,多半动长安潜兵,掌控长安城,乃至于取代金吾卫,拱卫长安,围困皇城。”
柴令武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见识过神武军的厉害,在朱雀大街,仅仅一千神武军,便可挡上万长安精锐。
虽说有骑兵之利,然这军中士气,以弱对强却未有丝毫退缩,可见一斑。
从前听说太子练兵厉害,不觉得有什么,但在朱雀大街那一次,柴令武的亲眼见识到了。
要知道那些兵将,不过是辽东外族,若无太子操练,莫说以弱胜强,便是一对一,又怎么能抵过久经沙场的长安精锐。
常理来说,当是长安精锐以少胜多,可现实却倒反天罡。
须知那可还是在没有动用火炮的情况下。
诚然玄武门有重兵把守,可三万神武军加之火炮,李卫公,尉迟敬德,程咬金镇守的潼关都挡不住,玄武门又怎能挡住。
明明能夺,太子却不动手,自然是为了更为远大的追求。
所以太子在知晓了陛下准备动手后,很有可能不会选择跟陛下翻脸,而是破开陛下谋划,维持局势,增强自身以不断逼迫陛下。
这里头有很大成分在赌,可对于魏王来说,也就是只能赌了。
毕竟在这个时候出来的输赢,对于魏王都没有任何区别。
李泰一咬牙,道:“好,那就把此事告知于太子,不能让稚奴那小人得逞。”
如今李泰对李治之恨,尤甚李承乾。
对上太子输了,那是技不如人。
可让稚奴这家伙摘了桃子,李泰身上仿若有一万只蚂蚁在爬,浑身难受。
以前稚奴对他可谓是卑躬屈膝,说什么听什么,还信誓旦旦的保证,绝不会跟他争夺太子位,唯他马首是瞻。
可如今呢,简直是小人得志,便是猖狂无比。
想想勾结突厥的事,难道晋王就没有参与吗,分明他也是同意,参与其中。
可事后却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且西突厥的事情虽然过去,但想想父皇下诏让李靖调兵,实则李靖早已出兵围困西突厥,这等情况,分明是父皇早就知晓西突厥之动作,暗中集结兵力。
一开始李泰还觉得很有可能是父皇从别处得了消息,后来转念一想,觉得极有可能是李治告密。
否则为何父皇对于李治,没有半点怀疑之心?
那段时间,李治可是常来他魏王府的。
至于房遗爱,李泰没有过多怀疑,这憨憨,哪里会有这等心思。
大概是西突厥之事被父皇知晓后,又与房相商议,而后房相禁他再与自己过多来往。
虽是猜测,但李泰依然是认定如此。
是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晋王得逞。
定下计较后,李泰便跟柴令武商议,如何把此事告知太子。
“就怕是太子不信本王。”
李泰有些纠结,他跟太子之间一直敌对,这个时候去给太子告密,太子会相信吗。
柴令武道:“太子不得不信,便是怀疑魏王,也会暗中布局以防变化。”
李泰点头道:“好,那就直接派人去给太子传信。”
未免太子那边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李泰当即就派人前往大明宫传信。
很快。
消息就传到了李承乾这里。
信上的话很短。
‘太子潜入辽东之兵,陛下已经知晓,望早做筹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