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6章:这不是朕想要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66章:这不是朕想要的 (第1/3页)

    李承乾比谁都清楚,自己的根基是什么。

    不是那虚无缥缈的皇权,而是自身的班底。

    从军事角度来看,一旦他选择趁人之危,讲武堂培养的将士们必然会产生思想动摇。

    这些将士,是他精心挑选并亲自教导的,他们接受的是“保家卫国、忠诚正义”的思想教育。

    若他自己都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将士们会对他的领导产生怀疑,对自己所坚守的信念产生动摇。军心不稳,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发内乱。

    从政治角度来说,他的行为会被天下人唾弃。即使成功登上皇位,也难以服众。

    更不要说再去触动世家的根本利益了,那相当于自绝于天下。

    有坚定信念的队伍,能爆发出怎样的战斗力?

    这一点,在这个时代,没有谁比李承乾更为清楚。

    那是能够燃烧整个时代的火焰。

    “传令。”

    “调两万神武军,暗中接管长安城防。”

    “另调火炮两百门,藏于城楼之上。”

    “派人密切关注魏王府和五姓七望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动,立刻禀报。”

    李承乾下了决定。

    即便是注定要走玄武门,也不是在这个时候。

    ——

    太极宫。

    密切关注太子动向的张阿难,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当张阿难匆匆踏入殿内时,正见陛下手中捏着泛黄的氏族志,书页间夹着的李承乾幼年习字的残页微微颤动。

    “陛下,太子已接令,神武军连夜加固城防,将火炮部署至长安城门。”

    张阿难躬身作揖,余光看到案几上,还有一堆弹劾太子强占大明宫、僭越礼制的奏疏。

    李世民的喉结滚动了两下,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磨过青砖:“他可还有说什么?”

    张阿难微微摇头:“太子殿下并未多言。”

    殿内突然陷入死寂,唯有铜漏滴水的声音清晰可闻。

    李世民缓缓起身,看向远处大明宫方向若隐若现的灯火,,想起十余年前抱着承乾在玄武门观星的场景,那时的稚子攥着他的手指,奶声奶气地说要做“比父皇还厉害的英雄”。

    李世民的声音突然有些哽咽:“阿难,你说”

    “朕是不是.从未真正懂过他?”

    张阿难赶忙回道:“陛下,太子的心中装着大唐,曾经太子监国,百姓都说你太子仁德。”

    李世民苦笑,笑声中带着苍凉。

    “可他为何就是不愿乖乖做个太子?非要与朕对着干!”

    “朕从来没有过废立之心。”

    “他要兵权,朕给他,他要东征,朕也应了他。”

    “兵马,粮草,朕都给他。”

    “可为何,他要防备着朕。”

    “难道朕给他的,还不够多吗。”

    张阿难不敢答应。

    其实闹到现在这样的情况,也就是陛下自己没看清楚了。

    当初,长孙皇后驾崩,太子又摔断了腿。

    朝野流言,太子腿疾,哪能担当圣人。

    恰逢是陛下偏爱魏王,多太子多有训斥,多年不至东宫,经常让魏王留宿宫城,如果不是群臣劝阻,甚至是要把武德殿赏赐给魏王。

    在那样的情况下,陛下说没有废立之心,太子能信吗,太子敢信吗。

    当然,这些话张阿难是不敢直接说的。

    要是这么说的话,岂非都成了陛下的错。

    思索一番,张阿难安慰道:“因为太子想证明自己,像陛下当年那样。”

    这个说辞,还算是不错。

    为了陛下跟太子之间的和睦,张阿难简直是操碎了心。

    李世民喃喃自语:“可朕从未想过要他像朕.”

    “朕只盼他平安,盼他能稳坐江山。”

    说到这里,李世民略微停顿,想起曾经的一些事情,转而道:“你说,朕当初,是不是做错了。”

    张阿难劝慰道:“陛下自然是没错的,只是在有些事情上,跟太子有些误会,太子没能体会到陛下的良苦用心。”

    李世民摆摆手,打断了张阿难的话。

    他自然也清楚,张阿难的这些话,多有奉承。

    当年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