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强占大明宫 (第2/3页)
声令下,神武军阵中开出一条通道,数十名工匠打扮的士兵抬着测绘器械,在神武军的护卫下逼近城门。
薛元超脸色惨白,犹豫再三,终于挥了挥手。
城门缓缓开启。
踏入大明宫的瞬间,李承乾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宽阔的丹凤门大街笔直延伸,两侧夯土城墙尚未包砖,露出交错的夯层。
远处的含元殿台基已修筑完成,巨大的龙尾道如天梯般蜿蜒而上,尚未雕刻的青石基座上还残留着凿痕。
“此地果然气势非凡。”
李元昌仰头望着高耸的含元殿:“日后若在此设宴,长安权贵皆要仰望!”
李承乾却皱起眉头:“传令下去,让士兵分散巡查,重点检查地下暗道与未完工的宫殿。薛监工,带孤去看宫城布局图。”
薛元超擦着冷汗引众人来到临时搭建的监工房,展开一卷巨大的图纸。图纸上,大明宫的轮廓清晰可见:前朝三大殿、太液池、麟德殿……密密麻麻的标注显示着工程进度。
李承乾的手指划过图纸上的玄武门位置,突然问道:“此处的玄武门禁军,如今归谁统领?”
长安城有两座玄武门,一座在太极宫,另一座在大明宫。
太极宫的玄武门是长安城宫城的北正门,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地方。
大明宫的玄武门是大明宫的北门。
虽然都叫玄武门,但它们位于不同的宫殿建筑群。
历史上武则天晚年的神龙政变,就是发生在大明宫的玄武门。
所以这玄武门继承制,不一定是要在太极宫的玄武门,大明宫的也能算。
跟太极宫的玄武门不同,大明宫的玄武门除了神龙政变外,后面还有景龙政变,唐隆政变,都是走的大明宫玄武门这条路子。
这就是大唐玄武门继承制的传统。
薛元超躬身道:“此处只有少量守卫,并无统领。”
毕竟只是个半成品,自然没有多少驻军。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
现在大明宫,就属于他的了。
此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大明宫的晨雾中,神武军的旗号在尚未完工的楼宇间飘扬。
李承乾登上含元殿台基,俯瞰着这座未来的皇宫。
脚下的长安城渐渐苏醒——
太极宫,太极殿。
后殿。
君臣议事。
自从病重后,李世民很久都没有召开过君臣议事了。
但这次不同,他是真的生气了。
“诸位都看看!”
“朕让太子监国,他倒好,领着三万大军强占大明宫!这是想要干嘛,逼宫弑父吗?”
由不得李世民不这么生气,大明宫的位置,对于太极宫来说威胁很大。
居高临下的地形,且能直冲太极宫玄武门。
褚遂良高声说道:“陛下明鉴!太子此举形同谋逆,公然践踏皇家礼法!”
“当年陛下为太上皇修建大明宫,何等慎重,如今太子未经旨意擅入,分明是将陛下威严不放在眼中!”
“臣请陛下即刻下诏,削去太子监国之权,以正国法!”
长孙无忌目光阴晴不定:“陛下,褚大夫所言虽有理,但此时贸然处置,恐生变故。太子手握神武军,还有火炮在手。”
“强行用兵恐生变故。且大明宫虽未竣工,但城墙雉堞已成,强攻之下难免损伤皇家体面……”
火炮,就是太子最大的底牌。
直到如今,李世民都没有能找出对抗的法子来。
这就跟一把利剑悬挂在李世民头上一样,很是难受。
体面?
李世民眉头跳动。
时至今日,老李家还有什么体面可言。
褚遂良见陛下神色阴沉,又向前一步,义愤填膺地说道:“陛下!太子此举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强占大明宫,凭借地势之利,居高临下威胁太极宫,手中又握有重兵火炮,若不及时遏制,他日必成大患!”
“请陛下速速下诏,调动禁军,以雷霆之势平叛,收回大明宫,重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