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2章 李靖:从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22章 李靖:从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第3/3页)

威力也远不及火炮,仅能在敌军中引起一阵短暂的慌乱,转瞬便被平息。

    毕竟太子军队的将士,对于霹雳火可太熟悉了。

    这些神武军,多数是高丽精锐。

    其中不少就是来自于辽东城的。

    当年,他们就是被这霹雳火吓破了胆子,让大唐太子得以直接破城。

    如今,攻守之势异也。

    再看到霹雳火时,这些辽东将士,竟然还冒出一股亲切感来,这还还有什么好怕的。

    再说,这轰鸣声,可比当年太子的小多了。

    “像个娃娃。”

    有辽东将士大笑道。

    顿时引起一阵哄笑。

    他们是专业的,经历过严格培训,如果不是不得以,绝对不会笑场。

    只是这真的有点忍不住。

    随即就有军官喝令:“肃静。”

    中层军官就是军队的骨架,因为将领在管辖这么多人的情况下,不可能说直接对话每个士兵。

    而李承乾的军队,从十人小队的队长开始,都是讲武堂出来的,要么就是去过讲武堂培训过。

    按照现在军队要求,但凡担任军官前,都要去讲武堂操练至少一个月,才能升职。

    没有经过讲武堂培训,是不具备升职的硬性条件。

    如果在讲武堂培训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成绩不及格,那么升职的事情也就泡汤了。

    是以从军队框架上来说,实际上现在李承乾的军队,有着比朝廷军更强的组织力,凝聚力,以及战斗力。

    苏定方在取得优势后,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继续命令火炮突进。

    在火炮的持续攻击下,守军的防线逐渐出现了破绽。火炮的每一次轰鸣,都如同重锤般砸在守军的心理防线上,让他们深刻意识到,这不再是以往熟悉的战争模式。传统的冷兵器交锋,在火炮的强大威力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第一天的攻城战持续到黄昏。

    苏定方这边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就已经让潼关这座曾经的坚城摇摇欲坠。

    这跟以往的攻城方式完全不同,李靖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从前,攻城的主要方式,是依赖云梯、冲车、投石机等器械。

    云梯需士兵近距离攀爬,易受守军箭矢和滚木礌石攻击。

    冲车以人力推动撞击城门,效率低下。

    历史上,在火药发明前,挖地道至城墙下纵火,如袁绍破公孙瓒。

    火药发明后,发展为坑道爆破,如太平军攻城。

    要么就是焚烧城门或引水灌城,如白起水淹鄢城,但这受到城池防火设计和地形条件。

    按照正常的发展,火药发明后,城池的设计也会随之改进。

    譬如通过城墙倾斜墙面分散炮弹冲击力,减少崩塌风险。

    可现在的火炮,直接跨越了时代限制,以至于如今的城墙,根本没有应对火炮的措施。

    仅仅只是第一天,潼关的城墙,就要崩塌了。

    到了明天,如果苏定方再这么来一轮。

    城墙能抗住吗?

    李靖觉得难。

    这仗打得他难受了。

    只能被动挨打,完全没有还手的能力。

    以往攻城,只需要城中囤积足够多的粮草,哪怕敌方有数倍乃至十倍兵力,守上几个月轻而易举。

    甚至于只要不出纰漏,守个一两年都很正常。

    后世宋朝时期,火药已经逐渐成熟即便如此,,蒙元入侵之际,襄阳之战守了长大三十八年之久。

    但现在,莫说数年数月,也就这两三天之事。

    火炮带给时代的改变,是让攻城战的时间大大缩短。

    苏定方军营中。

    工匠们开始对火炮进行清理。

    火炮的使用,会在炮管内遗留火药残末,如果不清理干净,很容易导致炸膛。

    还有对火炮的保养,使得这些火炮能够使用更多次数。

    苏定方并不怎么担心,洛阳距离这里很近。

    火器工坊正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火炮跟炮弹,双马拉火炮,从洛阳到前线,也就几个时辰的功夫。

    即便是这一批火炮暂且不能用了,换一批新的也很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