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1章:智取李承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01章:智取李承乾 (第1/3页)

    太子的告天下书,犹如一块巨石砸入大唐这平静的湖面,惊起滔天巨浪。

    天下人皆位置侧目。

    毕竟李承乾是通过洛阳报发表,而洛阳报本身跟长安报差不多。

    且因为洛阳水运发达,传达消息的速度还要比之长安快上一截。

    长安,皇宫大内。

    太极殿。

    太子告天下书摆在李世民的龙案前。

    李世民面色阴沉,眼中怒火燃烧。

    他没想到这个逆子,竟敢是如此胡说。

    “李承乾如此胆大妄为,颠倒黑白,妄图清君侧,实乃大逆不道!朕意已决,必出兵洛阳平叛。”

    话音落下,殿内几位重臣皆是沉默。

    即便是魏征,长孙无忌,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给太子说话了。

    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哪还有什么回转的余地。

    李世民说话后,跟平时不同,反而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而后继续道:“洛阳城坚,其麾下兵力亦不容小觑,还有那威力惊人的霹雳火。且内战一开,外邦或有异动,突厥尤需提防。”

    “众爱卿,说说该如何应对?”

    李世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威严地扫视着殿内的大臣们,声音低沉而力。

    仿若又回到了当初,打天下的时候。

    只是当初的十八学士,已经不剩下几个了。

    对于李世民来说,自己一生南征北战,开创了这大唐盛世,没想到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栽了如此大的跟头。李承乾的叛逆,不仅是对他皇权的挑战,更是对整个大唐江山社稷的背叛。

    如今这局面,若不能妥善处理,不仅多年来的心血可能付诸东流,还可能让百姓陷入战火之中,生灵涂炭。

    想当初渭水之盟,为了大唐的发展,忍受数年。

    又为休养生息,皇权都不断在给臣权让步。

    虽是压制五姓七望,实则臣权对于皇权限制颇多,因而李世民也得了听劝的好名声。

    可现在,全毁了。

    子不教,父之过。

    现在的李世民,还能有什么好名声。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父亲,兄弟,儿子,都成了他的敌人。

    与众叛亲离何异。

    那么这到底又是谁的错呢。

    李靖向前一步,躬身行礼。

    此次君臣议事,陛下点名让他过来,自然不是为了旁听的。

    作为大唐军神,自然要为陛下分忧。

    “陛下,太.李承乾从辽东带回五万精锐,过半为铁骑,那铁骑冲锋陷阵,锐不可当,又掌控洛阳近三万兵力,实力着实不容小觑。”

    “洛阳地势险要,城墙高耸坚固,强攻之下,我军必伤亡惨重,加之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霹雳火,更需谨慎行事。”

    “臣以为,可先断其粮道,围困洛阳。待其城内粮草耗尽,军心必乱,此时攻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围困期间,密切留意霹雳火动向,寻机控制或破坏。”

    “至于突厥等外邦势力,可增派北方边境守军,加固防御工事,多设烽火台,让那狼烟可及时传递外敌入侵之警讯。”

    “同时,派使者晓谕周边,申明平叛乃我大唐内务,警告其勿轻举妄动。对可能与突厥勾结者,分化瓦解,许以重利,使其弃暗投明,保持中立。”

    “若有敢犯我大唐边境者,定叫他有来无回!”

    李靖是最不想强攻洛阳的。

    不是说怕,而是真的很难打。

    对于太子的军事能力,李靖早就熟知,哪怕仅仅只是辽东战役。

    可太子的表现,实在是太令人侧目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辽东各战场,别看似乎大量功劳都归于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等人,实则整个战争局势,都在太子的运筹帷幄之中。

    太子的军事能力,更像是其祖父李渊。

    军事统帅,主要分为两个类型。

    第一种,便是能够经常见到,领兵打仗,被称为实战型。

    而第二种,多数人不太了解,他们不领兵打仗,却可以用其他手段,来决定战争胜负,而这种,被称为庙算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