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6章:这真是送上门的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6章:这真是送上门的晋王 (第2/3页)

百姓的旗号,实则欲在这局势之中插上一脚,分一杯羹。”

    微微眯起双眸,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不过,他既来了,便休想轻易回去。且让他先在洛阳住下,我倒要瞧瞧他究竟还能耍出何等花样。”

    虽说推广棉花种植,开设纺织厂确实是利国利民。

    但李承乾什么时候,希望让别人摘桃子了。

    晋王那点小心思,他还能不知道吗。

    这次,也是该给些教训跟警告了,免得李治这家伙,还真以为自己对他没有半点防备。

    当年李世民留下晋王,说是等辽东战场之后,就让晋王回去封地。

    可到了今日,完全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如果李治真的对皇位没有任何想法,早就应该请命返回封地,而不是一直留在长安城里。

    至少直到现在,李承乾都没有收到任何有关李治请命回封地的消息。

    这宫里头,李承乾也是有人的。

    宫里头的情况,杨妃那边可是时不时的就送信过来。

    李承乾也很清楚,李世民现在对研制火药很上心。

    毕竟火药对于战争太过关键,再没有研制出威力足够的火药前,他跟李世民之间,暂时形成了一种短暂的平衡。

    一旦火药研制成功,李世民那边大概就要发难了。

    不过李承乾根本不担心。

    火药是说能研究出来,就能研究出来的?

    但就是这最佳配比,给数年时间,都不见得有什么发展。

    到那个时候,李承乾神兵营都出来了。

    “是,殿下。”

    文忠恭敬回道。

    这时,有侍卫来报:“汉王李元昌求见。”

    李承乾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哦,传他进来。”

    不多时,汉王李元昌大步走进书房,见到李承乾,即刻拱手行礼:“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元昌,无需多礼,今日前来,可是有事相商?”

    李元昌直起身,面上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殿下,实不相瞒,我此番前来,乃为那辽东通宝行之事。”

    “我臣听闻殿下于辽东开设通宝行,发行纸币,成效显著,心中甚是歆羡。就想着,洛阳如今亦是布局之关键要地,若能于此开设通宝行,发行纸币,必能对殿下大业大有裨益。”

    汉王李元昌平时是很无聊的,先前煤炭厂的事情,让他感觉到很有意思。

    最主要的是,汉王在煤炭买卖上,可是赚了不少。

    后来煤炭厂归了陛下,李元昌跟赵节被转封登州,自然就跟煤炭厂没什么关系了。

    习惯了大把来钱的日子,现在的生活,李元昌觉得真没意思。

    倒不是说李元昌贪财,而是对于一名皇子亲王来说,衣食无忧,只想找点感兴趣的事情去做。

    原本是准备进军纺织厂的,以为跟煤炭厂差不多。

    但了解情况后,就觉得没啥意思了。

    倒是这通宝行,让李元昌上了心。

    眼见太子一直没有要在洛阳开设通宝行的想法,李元昌等不及了,直接过来催。

    李承乾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元昌,你能有此想法,倒是令我有些意外。不过,这开设通宝行,发行纸币,绝非小事,其中门道与风险,你可尽皆知晓?”

    李元昌连忙点头,神色坚定地说道:“殿下,我于经商之道上,虽说比不上那些老商贾,却也略有心得。”

    “先前煤炭的买卖,都是我在做的,熟悉的很。”

    “我亦一直在暗中研习殿下在辽东之举措,对通宝行之运营与纸币之发行,多少有了些了解。”

    “如今洛阳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若能通过通宝行掌控钱财命脉,殿下在洛阳之根基便能更为稳固。”

    李承乾靠于椅背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若有所思地看着李元昌:“元昌,你这份心思倒是难得。不过,洛阳不比辽东,此处世家林立,各方利益纠葛错综复杂。通宝行之开设,必定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届时,恐会有诸多阻力。”

    辽东通报行虽有蔓延大唐的趋势,但实际上受到以五姓七望世家为主的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