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郑氏想做武曌?三面间谍崔文升!【求追订】 (第3/3页)
“他又没有被宫人隔绝对外,这点从他最后能联络到外戚,召集外臣进宫交代后事便可以证明。”
“所以,另外一种可能性更大——这崔文升表面是郑氏的亲信,可实际却是朱常洛的人,或者说是当初支持朱常洛为太子那些士绅的人。”
听到这儿,朱标忍不住道:“父皇,若崔文升是朱常洛和朝臣这边的人,那他为何要谋害朱常洛?”
“朱常洛登基后不是表现得很信任朝臣,并且按照朝臣们的想法,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士绅的政策吗?”
像什么撤销矿税、榷税,明显就是有利于士绅群体的——地方上什么人能开矿及做专卖门类的生意?不就是那些士绅、大地主么?
要不然朱常洛颁布这政策后,朝野怎么会感激涕零呢?
这个道理在场四人都懂。
朱标的意思也很明显:这样一个皇帝难道不是士绅群体所需要的吗?为何又要杀他?
此时朱元璋老眼变得格外明亮,微微一眯,闪过一抹寒光,平静地道:“刘宽所说都是通过后世史书得来,可史书却是人写的,所以其记载之事未必为真。”
“更不必说,有些事必然是史书没有记载的——假如朱常洛只是利用士绅群体的支持登基,先应他们所求,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士绅们的政策,可实际上却是想等真正掌权后,便重新颁布万历年间的税收政策,甚至更加严厉呢?”
听到这里,朱标、朱棣都不禁带入到万历末年、泰昌年间的朝局中,一时只觉得波云诡谲,危险无比。
随后,朱标忍不住道:“若朱常洛真有父皇说的这种想法,有些聪明,那士绅群体又是如何知晓他真实想法的?”
朱元璋道,“自是因为一个人。”
“崔文升?!”朱标、朱棣异口同声地道。
朱元璋点头。
这下,连一旁的刘宽都听得汗毛直竖了。
他是真没想到,仅凭着历史书中的寥寥几段话,老朱竟然就推测出一个这么波云诡谲的朝局,并点出了崔文升这个关键人物。
朱元璋此时哼了声,道:“那郑氏认为崔文升是她的人,而朱常洛则以为崔文升是他安排到郑氏身边的内鬼——有可能在他成太子前,及作为太子期间,崔文升真的为他提供过郑氏身边不少消息,让他躲过郑氏的一次次谋害。”
“所以,朱常洛对崔文升信任有加,才在登基后将其提拔为秉笔太监建掌御药房,视作绝对的亲信,对其进献的药物也毫无怀疑。”
“可实际上,崔文升始终是士绅的人——多半是当年士绅中某人选中了崔文升,控制了其家人,送崔文升入宫,并帮其先取得朱常洛信任,再将其送至郑氏身边,又助其成为郑氏亲信。”
“也正是朱常洛对崔文升绝对信任,才有很大可能向其吐露治理天下的真实想法。”
“当然,也可能是士绅中有人本就怀疑朱常洛,让崔文升稍加试探便给试探出来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士绅们看来,朱常洛将来真正掌握皇权后会比万历更难对付,至少也是第二个万历,甚至有可能是第二个嘉靖。”
“他们不希望见到第二个万历,更不希望见到第二个嘉靖。那么在朱常洛真正掌握皇权前,将之除掉便是最好的办法。”
“更不用说,还有郑氏那个蠢女人可以利用,可谓一箭双雕了。”
听朱元璋“还原”出“真实”的泰昌朝局,刘宽、朱标、朱棣只觉得汗毛都竖了起来,甚至嗓子都变得干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