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老朱:哈哈,竟都抢着保护咱的陵墓【求追订】 (第2/3页)
山就在南京城内,在明代是后来的副都,等到了清代亦是江南排名前三的重要城市,有清廷不少重要部门在,更驻扎有数量颇多的军队。”
“再加上南京人口一直很多,这种情况下,用炸药开山肯定会被人知道;而偷偷开凿山体,时间久了同样很容易被人发现。”
“事实上,陛下后来建立了专门守护明孝陵的卫所军,称之为‘孝陵卫’——这支军队除了种田,剩下职责就是守卫孝陵,而且从将领到底层士卒,都以忠诚著称。”
“不知微臣是否讲过,历史上清军进入南京时,当时南明朝廷已经由内阁阁臣带领献城投降,城中各部明军也是如此,唯有孝陵卫坚决抵抗清军入城。”
“从永乐年间开始,孝陵卫就一直是由梅驸马这一脉梅氏子弟担任指挥使,孝陵卫也相当于由梅氏掌控。”
“其原本为满编的一卫兵马,有五千六百正兵,但因为从永乐年间开始,朝廷一再削减孝陵卫的钱粮用度,等到了大明末年,孝陵卫只剩下一千多正兵,并且里面真正能上战场的大概几百人,剩余多是老弱。”
听到这里,老朱一家子已经神色各异。
神色反应最明显的大概就数梅殷本人和宁国公主了。
梅殷没想到,看个后世视频,居然能扯到他和他后人身上了。好在听刘宽所说,他后人没有做对不起朱家的事,甚至一直尽忠到大明灭亡。
至于老朱、朱标、朱雄英这三个知情人神色就很古怪了。
他们都知道,永乐是朱棣的年号,并且梅殷当年是站在朱允炆一边抵抗朱棣的。
如此一来,梅殷后人在永乐朝被贬去守卫孝陵,后来还被朱棣一脉的皇帝一再削减孝陵用度,就很合理了。
然而合理归合理,不代表他们能接受——当时孝陵中躺着的人可是朱元璋和马皇后,那也是朱棣的亲爹亲娘啊!
‘这个老四,简直不孝,看来还是要找机会揍他一顿!’朱元璋气得心里直哼哼。
‘我这个四叔看来薄情得很,以后必须得防着他。’朱雄英如是想,随即眸中闪过一抹冷色,‘可以的话,待皇爷爷故去,得设法打压燕藩!’
便是朱标,也暗叹了一声。
刘宽则继续道,“清军进了南京城,要接管各处要地,听闻孝陵卫指挥使梅春和麾下数百卫所将士不愿投降,大怒,派兵去攻。”
“根据当时一些记载估测,梅春手下正兵实际只有三百人不到。他们先在孝陵外拼死抵抗清军,奈何清军人多势众,很快他们就死得只剩18人,不得不退入孝陵卫,依托地势继续抵抗。”
“这十八名孝陵卫都算是精锐,又熟悉地形,再加上在孝陵卫中提前布置了一些机关陷阱,于是又杀清军两百多人,直至最后一人战死,也不曾降清。”
听刘宽讲完这段明末历史,老朱一家子一时都沉默了。
宁国公主更是不由握紧了梅殷的手,眸中含泪。
随后,朱元璋起来,转身道:“梅殷,你后人真的很不错,没有辜负咱的信任。”
梅殷赶紧起身抱拳道:“陛下既选我梅氏后人为孝陵守卫,这便是他们分内之事——只可惜最后依旧没能守得住孝陵,竟让清虏进去了。”
朱元璋道,“彼时大明都亡了,更何况后继皇帝辜负梅氏——梅氏能做到死守孝陵卫,乃至最终战死,已经对得起咱家了。”
说完,朱元璋示意梅殷坐下,他也坐了回来。
“那清虏攻打孝陵卫死伤许多人,难道也不曾掘咱的陵墓?”
刘宽微微一笑,反问道:“陛下拿下北平及草原后,可有派人去寻找蒙元皇室的陵墓并挖掘?”
朱元璋:“咱乃大明天子,怎会做那掘人坟墓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