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0章 武学盛世之由,武术大家之殇【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90章 武学盛世之由,武术大家之殇【求追订】 (第2/3页)

突袭咱的船阵,待冲到咱中军处,被咱们三十多艘战船围困住。”

    “咱本以为张定边这就完了,谁知他却率领勇士,弃了他们的船,登上咱们的船,直往咱的座船杀来,先后斩杀咱麾下韩城、陈兆先、宋贵等将领。”

    “他中了上百箭,身上也挂了数十支箭,仍勇不可挡。而咱的座船又因操作失当一时搁浅,以至于当他登了上来——咱打天下时很少有害怕的时候,可那时却真的怕了。”

    “当时张定边要用箭射杀我,以他的箭术,射死我可能性不小。幸亏临江侯陈德舍身替咱挡了几箭,你外公和俞通海也及时来援,你外公更是一箭破了张定边的甲胄,这才让张定边退去。”

    “那种时候,他还能在咱们的包围下杀出重围,你想想此人多么勇猛?”

    朱雄英想象了下,发现有此战绩的张定边确实勇猛地不像个人了,夸张程度并不下于孙禄堂躺地振飞五个人。

    朱元璋最后总结道:“你外公和张定边既有天赋,又曾学过武,能如此勇猛。后世若有人钻研武技,且有相当天赋,也有足够的际遇,未必到不了刘宽所说故事中的层次。”

    朱雄英点头,“皇爷爷说的是,孙儿受教了。”

    刘宽此时道,“陛下,说起张定边,后世亦有不少关于此人的传说。有人说他就是传闻中的武当山三疯道人张三丰,也有人说他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原型。”

    朱元璋听了先是微微讶异,随即就笑道:“你所言传说都不对——三疯道人之名咱也听闻过,据说是元末之人,咱建立大明时他已年过百岁,咱还曾派人去武当山寻访过,准备封他个道官,可惜并未找到。”

    “至于张定边,虽然勇猛非凡,却不曾加入过明教,又跟随陈友谅那等背信弃义、狠辣残忍之人,怎么会是那张无忌的原型?”

    “原来如此。”刘宽点头,然后趁机问:“陛下,那张定边后来去了哪里?”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了刘宽一眼,道:“破武昌时,陈理、张定边降了,这等大将咱自是要招降的,可惜许以高官厚禄他也不愿给咱效力。”

    “既不能为咱所用,为避免他再成为敌人,咱自然要除掉他。可惜张定边机灵,提前逃了,至今不知所踪。”

    刘宽吐了口气,心想:历史迷题解开了,张定边果然是归隐了。

    这时,朱允熥又问:“老师,既然清末及乱世中国武学都那么兴盛,想必待新朝建立后,更加昌盛吧?老师为何不从网络上下载几门高深的后世武学,在大明传播?”

    听此,众人都是微愣,没想到朱允熥会这么想。

    朱雄英正想教导这个胞弟,便听刘宽道:“后世中国武学之所以自清中晚期开始兴盛,等新朝建立后却衰落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清廷为统治汉人,在中期消灭境内各种不愿臣服的势力后,便‘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这其实是个形容词,清廷入关后打天下其实主要靠的是红夷大炮等火器,弓马在其次。”

    “而在清中期时,清廷还是比较重视火器装备的。然而,待乾隆平定金川之乱后,军中火器装备率便开始下降,已经装备的也久不更换。”

    “不仅如此,乾隆还编造出满清是靠弓马赢得天下的谎言,并有意打压中国火器发展。而民间,火器与甲、弩等都成为禁物,私藏者以谋反论处。”

    “一些地方官为讨好清廷,甚至连刀枪弓这种适用于战场的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