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老朱小朱论未来,珍珠翡翠白玉汤【求追订】 (第3/3页)
“这是重八你自己说的,我可没这么想。”
朱元璋、马皇后两夫妻说笑,让大善殿内的气氛也轻松起来。
过了会儿,朱元璋问:“刘宽,这后世可还有什么关于咱的趣事、典故是你没说的?”
刘宽道:“这可太多了——陛下有所不知,后世人曾进行过统计,所有关于皇帝的野史、典故、民间故事中,以清代乾隆为最,其次便是陛下您了。”
朱元璋听了微微皱眉,道:“那乾隆在此事上为何能排在咱的上面?”
马皇后、朱标、朱蕙兰等人也露出了好奇之色,等着听刘宽解释。
刘宽道:“陛下,一则乾隆是清代皇帝,与后世相隔的时间更短,不过两百多年。”
“二则,乾隆在位时间很长,足有六十载,后来还当了三年太上皇,可以说影响了清朝至少三四代人。”
“三则,乾隆在历史上曾经六次巡游江南,因而留下了很多野史和民间故事。”
“后来一些商家为了蹭乾隆的名气,便将自家菜肴、产品编了个与乾隆相关的来历——毕竟他出巡的次数太多、时间也很长,又吃喝玩乐无一不精,容易与各种食物产生关联,让小民信以为真。”
朱元璋听了展眉笑起来,“这乾隆果然是个败家子,难道不知皇帝出巡牵扯重大,会耗费地方许多钱粮吗?”
“而听你所言,此人还喜吃喝玩乐,必然排场盛大,那出巡耗费的人力、钱粮等就更多了。”
刘宽当即奉上马屁,“陛下明见——后世认为,清朝中期以后地方财政出现重大问题,乾隆六次出巡糜费民力、物力是重要原因之一。”
听刘宽代表后世人贬低乾隆,朱元璋心里顿时爽快不少,随即又忍不住问:“那咱留下的野史、民间故事怎么也那么多?咱可不像那乾隆一样任意出巡。”
刘宽道,“关于陛下的野史、民间故事大多是您作为游方僧人时所留下的,毕竟那时候您的形象跟底层老百姓最为贴近,百姓就喜欢把您的故事当爽文听。”
“何谓爽文?”
“就是听了就让人感觉爽快的简单故事。”刘宽道,“比如,有一个民间故事就是您当游僧时,曾向某地主家求施舍,那家地主不仅没施舍,反而放出恶犬追咬您,于是您当上皇帝后,便让人灭了那地主一家。”
朱元璋:“这事是真的。”
“啊?”刘宽惊讶了。
民间故事竟然是真的?
朱元璋淡淡道,“咱当游僧是跟乞丐差不多,被地主家放狗咬何止一次?只不过其中一次咱差点丢了命,所以咱成了红巾军头领之后,就带人灭了那地主全家。”
刘宽听完回过了神,心道,这种事确实像老朱干得出来的。
朱元璋又问:“你可还记得其他关于咱的野史故事?”
刘宽道:“民间关于陛下的野史故事很多,但微臣大多都记得模糊,甚至忘记了,唯有关于一道菜肴的故事还记得清楚。”
朱元璋、马皇后一听都来了兴趣,问:“什么菜肴?”
“珍珠翡翠白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