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逆天改命!智能农业【求追订】 (第2/3页)
层盘剥···”
听到此处,朱元璋却是微皱眉头,觉得视频对此事的理解大有问题。
田赋等加之于农民身上的种种税收乃至徭役,是直到后世新朝才被免除。
可若从古往今看,这与农民、田地有关的耕种制度总体上却是一直在进步的。
另外,在工业时代到来前,朝廷若不从国家最大生产主体的农民身上征收税赋,财政从何而来?
若无财政维持朝廷,何来国家?
至于什么敲骨吸髓、层层盘剥,则大多是王朝政治混乱、吏治腐败之时发生的事,岂能以此怪责朝廷征收税赋这件事本身?
视频接下来则讲起了后世新朝在农业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挥手百年,挣脱束缚,天地任驰骋的中国农民做了什么?”
“如果我们将时间回拨到85年前,那时中国每人每天只能得到1.14斤粮食。”
“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二十连丰’,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之上!人均占有量达到940斤,连续多年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中国人饭碗已经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3万亿斤是多少石?
朱元璋下意识地在心里换算起来。
可惜他终究老了,数学方面本也没那么擅长,于是下意识看向旁边朱标。
不知是父子心有灵犀,还是朱标恰好也在想此事,低声道:“大概是六十五亿石!”
六十五亿石?!
朱元璋听了心头一震。
自从几年前大明开始推广红薯、玉米、土豆等美洲作物,再加上地方都在大力修建水利,并在朝廷户部有司的指导下教导农民用最先进的耕种技术,让各地粮食产量都在连年上升。
在刘宽到来之前,大明一年的粮食总产量估摸在三千万石左右;而截至去年,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七千万石!
十年时间,大明粮食总产量翻了两倍有余!
朱元璋原本挺为此事骄傲的。
可此时了解到后世一年65亿石的粮食总产量,顿时觉得大明被秒得渣都不剩,根本没法比——可能连人家亿字之后的零头都比不上。
视频还在继续。
“这一碗饱饭来之不易,因为它不是顺风局,而是绝地求生!”
“用不足世界10%的土地资源,养活世界20%的人口,这是由十四亿中国人筚路蓝缕,集体通关的史诗级成就,是全体中国耕种者的成就!”
“18亿亩耕地红线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不止要农田,更要良田。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南方红壤酸化治理工程,大西北沙地整治工程···”
“而在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还有15亿亩后备耕地。在焦裕禄满含希望种下泡桐的河南兰考,在蒸发量是降水量20倍以上的新疆克拉玛依,在滚滚黄河奔腾入海的山东东营三角洲。”
“洗盐改碱、膜下滴灌、控盐培肥、盐斑改良,无数耕种者的春耕夏耘,让5亿亩不毛之地变为大粮仓的梦想指日可待···”
听到此处,朱元璋立马意识到,这几个从未听过的四字词语,皆是后世摸索出的改地种田之法,立马偏头对朱标道:“可都记住了?”
朱标点头,“儿臣记住了。”
视频接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