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6章 阶梯式电价,调教杨士奇【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6章 阶梯式电价,调教杨士奇【求追订】 (第2/3页)

  当然了,如今还要加上那些因大明重视商业而发达起来的商贾子弟。

    相反,在经历了元朝近百年的不重视,洪武二十几年的半用半打压,如今就是书香世家都不怎么富裕,即便富裕也比较爱惜羽毛,鲜少去戏园、青楼那类娱乐场所。

    数量众多的普通读书人就更不用说了,去酒楼吃一顿都要考虑半天。

    所以,蹇义这些还算是半个传统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对打压戏园、青楼、酒楼等娱乐场所之事,可是太赞成了。

    于是,回过神后,蹇义便颇为兴奋地道:“院正所提的分等收缴电费之法实在是妙,下官若任职电力局局正,定仔细周全此法,加以实施!”

    刘宽微笑道:“此事确实需要考虑周详。”

    随即,刘宽又拿起黄淮的资料翻了翻。

    黄淮比蹇义小四岁,是洪武二十二年进士出身,与蹇义不同的是,他先在户部视事(实习)数月,后来在通政院做了半年的行人,再之后便在都察院任职至今。

    吏部档案上对此人的评价是:见识高远,果决明睿,性情秉直刚毅,然不善权谋。

    ‘这看起来似乎比解缙更像是做御史的料啊,也难得老朱肯放人。’

    刘宽心中如此想,对如何用黄淮也有了主意。

    他抬头,见黄淮正目光直直的看过来,便微笑道:“宗豫(黄淮字)在都察院做得好好的,被调来天工院,应无怨言吧?”

    黄淮干巴巴道:“下官不敢。”

    不敢不是没有,这个黄淮果然梗直。

    刘宽微微摇头,随即道:“如今天工院下辖不少衙司,其中很多都是以研发为职能的,每年都需要朝廷拨付不少经费。”

    “偏偏主持各局、所工作队主官大多都算是技术型人才,并不怎么擅长管理、财会之事。”

    “因此,我意在天工院下成立一个财算局,专门负责审计、核查及安排天工院下辖各衙司的经费。此事宗豫可能胜任?”

    黄淮道:“下官曾在户部视事,后在都察院也一直是负责监察财政有关之事,当能胜任财算局之事。”

    这回答老实、中肯,很让人放心。

    刘宽微笑点头,“好,那这财算局局正就由你来担任了。”

    最后,刘宽看向了杨士奇。

    此人比黄淮还要大两岁,按明代的年龄算法,如今已是27岁“高龄”了,却还是京师大学的大四学生。

    根据老朱从锦衣卫那边调来的资料显示,这位小时候也算是个神童,但运气不好,似乎有点克父。

    杨士奇一岁时生父就死了,生母于是带着他改嫁给一个姓罗的同知,他于是改姓罗。

    六岁时,杨士奇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在罗家祭祖时偷偷祭奠杨氏祖先,反而被养父认为是有志气,并允许他恢复杨姓。

    可惜好景不长,养父因为得罪权贵,被贬谪到陕甘戍边,病死陕西。少年杨士奇不得不靠教书奉养母亲——他当的是家教,所以当不长,因而带着母亲走遍了湖北、湖南等地。

    洪武十五年科举开启,杨士奇便参加了当年的乡试,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