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7章 齐王出海,高丽国终【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7章 齐王出海,高丽国终【求追订】 (第2/3页)

去年十月便先一步起程,和一大批物资一起送去了海龙都司。

    朱榑之所以这么做,一则是为了节省些前往建藩之地的时间——移民乘坐的海船要比战舰慢一些,将来从海龙都司出发去印度用的时间便少一些。

    二则,可以让移民在海龙都司进一步适应亚热带海洋地区的环境与气候。

    与朱榑不同,朱桢依旧带着他招募的移民呆在广州。

    因为获准开府的时间迟一些,朱桢对海外建藩之事的准备并不如朱榑那么充足。再加上他建藩之地比较近,便准备等夏季过去,再带着移民前往苏里曼丹岛。

    有大半年的时间,他也可为建藩之事多做些准备。

    至于朱樉、朱檀,移民都没招募齐呢,建藩的准备工作更是有很多才开始,便如朱元璋所说,得等到明年才能出海——若是准备事宜不顺利,兴许还会拖得更久。

    已出海就藩的三个藩王中,朱棣出海时朝野得到的朝野关注是最多的,待到朱棡出海时,关注就不算多了。

    而今朱榑出海,朝野间也就一些与他有点关系的文臣武将及大商贾在关注着,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还是在大明内部事务上。

    春三月,京师。

    “卖报了!卖报了!《大明月报》劲爆头条,高丽王再三请求内附,终获朝廷允准!”

    随着卖报郎推着自行车边走边吆喝,很快就被几名年轻人拦住,购买报刊。

    《大明月报》作为官方报刊,自出世后,官吏、士绅、学生乃至商贾便迅速成为其读者群体,因为上面或正面或侧面的讲述了很多国家政策、大事,不少人是每期必读。

    这次《大明月报》头版刊载了“朝廷允许高丽国内附”的消息,买报看报的人自然更多了。

    一座茶楼中,几乎是每桌都有一份报刊,客人们边看报边品茶边谈论。

    “说起来,这高丽倒真是识趣得很,眼见咱大明在周边再无敌手,就主动请求内附,倒是让高丽免去了刀兵之灾。”

    “以咱大明如今的势力,若真跟高丽打起来,肯定是摧枯拉朽——这仗打得越快,百姓受到的危害越小。所以,就算真打仗,高丽百姓也未必会遭多大殃。”

    “呵呵,我自是相信朝廷军队纪律的,可那高丽溃兵、乱兵却未必不会伤害他们的百姓。”

    “倒也是···”

    “对了,你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