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9章 民心所向,学校女部【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79章 民心所向,学校女部【求追订】 (第2/3页)

气功夫,回城路上也是笑容不断。

    在快要进城前,朱标感慨道:“要是玉米也能收获这么多就好了。”

    刘宽摇头,“后世玉米虽然能亩产上千斤,但以当下条件却不可能办到。”

    朱标只是随口一感慨罢了,他是知道试验田玉米产量的——哪怕有老农精耕细作,亩产也不过三四百斤。

    玉米推广种植时不可能用试验田那么好的田地去种,精耕细作上必然也有所不如,因此农官们预估,这次推广种植的玉米亩产可能在两百斤左右,还不如水稻亩产多。

    当然,即便是如此,玉米也是值得推广种植的。

    江南旱地之前多种豆子等杂粮,其产量并不如玉米,也没玉米更适合当主粮。最重要的是,种植玉米跟种植水稻并不冲突。

    但在将来,红薯、玉米等美洲作物都推广开后,百姓必然种红薯的多些,种玉米的较少了,毕竟红薯、玉米都是在旱地里种,种收时节也相差不多。

    ···

    ···

    时间一晃到了九月。

    大明各地尽是一片繁忙的丰收之景,有少数文人开始歌颂盛世。

    初十这天早上,刘宽吃过早饭后,带着刘若雪一起坐马车出门,却是送刘若雪去上学。

    京师的学校要比其他地方早些办好,故而八月上旬,京师的小学、中学便相继开学了。

    刘若雪按大明习惯算年龄,已是六岁,刘宽与朱蕙兰、苏采薇商量后,还是决定送她去小学上学前班。

    走出太平街没多久,马车就来到了皇城附近一处建了围墙的建筑群前,只见大门一侧竖着的匾额写着一列龙飞凤舞的黑色大字——京师第一初级小学。

    根据礼部的规定,这座初小只招收勋贵子弟以及在京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女,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小学。

    在京师数十座初级小学中,它不仅师资及硬件设施最好,安全防卫也是一等一的。

    不过刘宽的马车并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向前走了几十步,来到了另一个稍小的大门前。

    这大门一侧挂着类似的竖牌,上面也有一列黑色大字——京师第一初级小学(女部)。

    校门前有专门的停车场,车夫驾驭马车停好后,刘宽便牵着刘若雪的手下来了。

    五六岁的刘若雪背着样式古怪却好看的双肩背包,扎着可爱的女童发髻,可小嘴却瘪瘪的,下车后便仰起头可怜巴巴地道:“爹爹,今天不上学好不好?就帮我请假一天嘛?”

    可爱的女儿撒娇,刘宽真有点受不了。

    但他还是硬起心肠,做出严肃的样子,道:“咱们不是说好了,今天爹爹送你上学,你来上学的吗?难道咱家若雪说话不算话?”

    原来,今天刘若雪早饭后耍性子不愿上学,苏采薇一顿训斥,让刘若雪大哭了一场,最后还是今日休沐的刘宽说送她上学,才将她哄好。

    当然,刘宽这么做免不了又被朱蕙兰、苏采薇埋怨过于宠溺女儿。

    其实刘宽并不觉得自己多么宠溺女儿,他只是不想扮演刻板的严父,想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女儿而已。

    此时刘若雪想起出门前的约定,虽然近几日对上学很反感,但想了想还是道:“好,我去上学···那爹爹一定要早点来接我。”

    刘宽笑着点头,“放心,今日爹爹休沐,会早点来接你的。”

    随后,刘宽牵着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