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1章 竟怪朝廷政策太好了?亩产千斤!【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71章 竟怪朝廷政策太好了?亩产千斤!【求追订】 (第3/3页)

拜的——后来百姓见官就跪,乃至下官跪拜上官,都是受官僚文化影响慢慢形成的弊规陋俗。

    此时句容知县自是不敢当着朱标的面对老百姓摆官威,忙将老者扶住,道:“这里并非县衙,老丈不必行如此大礼。”

    老者也没坚持去跪,作了个揖后道:“老朽葛家屲村老葛三七,见过知县老爷。”

    知县问:“葛老丈,能说说为何说好的事而今又反悔了吗?”

    葛三七道:“我们村自前宋之前就在此处种田地,没出什么大官,却也侥幸没毁在战乱里。能传承这么久,就因为我们村都是老实人,从不跟官府对着干。”

    “所以,之前听这位方老爷说让种什么红薯,能亩产五百斤以上,要亩产低于三百斤,就免了这些旱地的赋税。”

    “我们刚听着,觉得是好事,又是官府派下来的任务,自是没深想就应下了。”

    “可回头村里人一合计,却觉得不对劲。”

    葛家屲是个大村庄,有大几十户,几百人。葛三七能添为村老,自是比普通村夫强些,说话颇有条理。

    “哪里不对劲?”知县皱眉问。

    “这最大的不对劲,自然是那什么红薯能亩产五百斤以上——知县老爷,我今年五十九,十岁不到就开始种田,可从没听说什么东西能亩产五百斤以上的,除非把稻子、麦子的秸秆也算上。”

    “这第二嘛,方老爷说亩产不到三百斤就免了赋税——洪武皇爷对老百姓好,我们知道,若说受了灾、欠了收成,朝廷减免赋税,草民们还能理解。”

    “可这亩产低于三百斤,就免了赋税的事,却是祖上八辈子都没听过的好事啊。”

    “草民们实在不敢相信有这等好事落下来,心里不踏实啊,如何敢把村里旱地都用来种那红薯?”

    句容知县听了苦笑,没想到村民拒绝种植红薯的原因竟然是朝廷给的政策太好,以至于他们不敢相信。

    朱标、刘宽听此也有点哭笑不得。

    虽随即朱标就上前去,问:“葛老丈,假如这红薯真能亩产五百斤以上,照顾好些甚至能亩产八百斤,你肯不肯种?”

    “你可会为了免去这些地的赋税,故意让它们减产,只收不到三百斤的粮食?”

    葛三七偏头问:“你又是谁?说话能比知县老爷管用吗?”

    朱标笑道,“老丈放心,我说话不仅比知县管用,便是比知府也管用。”

    葛三七怀疑地看了朱标两眼,随即才道:“这红薯要真能亩产五百斤以上,我们自不会耍滑头故意让它减产。”

    “真能亩产五百斤,交了赋税,收获也比三百斤多哩,这个账老丈是会算的。”

    朱标道,“葛老丈,这里往县城方向走十几里,有一片官田,去年里面种的就是红薯。”

    “朝廷请了几位老农指挥一些青壮精耕细作,你猜当年秋天收了多少粮食?”

    十几里不远,葛三七听说过那片官田,附近几个村百姓私下里传闻说种啥的都有,他也分不清真假,心里好奇得很。

    便顺着朱标的话,问:“收了多少?”

    朱标一笑,比了个手势道:“亩产千斤有余!”

    “多少?!”葛三七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重新问。

    “亩产千斤有余!”朱标笑容依旧,耐心答道。

    第一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