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7章 原来我八岁就没了,朱棣出海!【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7章 原来我八岁就没了,朱棣出海!【求追订】 (第2/3页)

张居正以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为例,建议解决倭寇问题后开海,以海贸之巨利弥补财政亏空,解决财政问题。

    结果他话没说完,严嵩忽然抢过其话头,说海贸最主要的货物就是丝绸,建议在江浙施行“改稻为桑”之策以增加丝绸产量。

    这一时空,过去几年大明用“改稻为桑”之策让日国饥荒连年,很多日国藩主几乎完全成为了大明的附庸,因为他们只能依赖大明海商过日子——他们的粮食需要海商运来,而他们所生产的生丝也只能卖给大明海商。

    日国“改稻为桑”的惨状就在眼前,老朱三人瞧见剧中严嵩提议在江浙改稻为桑如何能绷得住?

    “奸佞!”朱元璋气得直拍交椅扶手,“这严嵩当真是奸佞,竟提出如此误国之策!该杀!”

    更令朱元璋气恼的是,剧中看似聪明的嘉靖,似乎被钱迷了眼,竟然被严嵩一党忽悠住,答应在江浙施行改稻为桑之策。

    清流似乎也没识破此策危害,竟未反对。

    这一集结束了。

    朱元璋扭头冲朱棣斥道:“老四,瞧瞧你的好子孙——说是最聪明第一个,却孰重孰轻都不知道。改稻为桑,他这是嫌大明亡得不够快是吧?!”

    虽然就要到海外去就藩了,可朱棣还是不敢反驳朱元璋。

    他只能起身,作揖道:“都是儿臣的错。”

    朱标亦起身劝道,“父皇息怒,毕竟都是另一时空历史上的事,与四弟并无关系。另外,这剧中许多地方不合理,也不符合当时情况,其剧情有多少复合史实值得商榷。”

    朱元璋没搭理朱标、朱棣,而是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问:“雄英,你可有什么想问的?”

    朱雄英见状便知朱元璋准备告诉他皇位易脉一事的前因后果了。

    他也不怵,直接问:“皇爷爷,皇位是如何换到四叔这一脉的?”

    朱元璋叹道,“在没有刘宽到来的原历史上,你八岁便早夭,你父亲亦英年早逝,皇爷爷只将皇位传给允炆。”

    “奈何朱允炆不争气,刚即位就急匆匆地削藩,还没操作好,甚至逼死了你的一位皇叔。”

    “后来你四叔起兵靖难,仅用四年便夺取了天下,成为了历史上的永乐大帝。”

    说到永乐大帝四个字时,朱元璋特意加重了运气,让朱棣更尴尬了,甚至有一丝恐慌,暗想:父皇在俺就藩前告诉雄英此事,该不会是后悔了,想要将俺软禁在凤阳高墙内吧?

    朱雄英听完整个人都呆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不禁喃喃道:“原历史上我才活了八岁么,怪不得,怪不得我每次生病皇奶奶、父亲都那么紧张···”

    朱雄英豁然想明白了之前几年的很多疑惑。

    回过神后,他便向朱元璋躬身作揖,“是孙儿不争气,让皇爷爷伤心了。”

    朱元璋摸了摸朱雄英的头,道:“如今咱大明早已与原历史轨迹不同了,你的命数也已改变,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

    “另外,就像你父亲之前所说,靖难毕竟是原历史的事,你四叔其实也算被逼迫的,咱希望你莫要因为没发生的事记恨他。”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