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55章 两个选择,朱雄英看《大明王朝1566》【求追订】 (第1/3页)
刘宽一愣,没想到朱棣会向他询问这么大的问题。
回过神后他便道:“燕王殿下问这问题可是高看我了——我连治理一县的经验都没有过,也不曾学习这方面内容,怎知如何治理一国呢?”
朱棣笑道,“妹婿见多识广,纵使能提一二建议,想必对俺治理藩国也是有帮助的,还请不吝赐教。”
见朱棣姿态放得这么低,刘宽觉得再不给点建议就说不过去了。
他略一沉吟,道:“此番我放了关于印度历史的视频,想必燕王殿下对彼处的情况也有了了解。”
朱棣点头。
刘宽:“自雅利安人在印度利用婆罗门教建立种姓制度后,之后那些入侵印度的外族,几乎都接受了这种制度,甚至将之变得更加完善。”
“所以,如今种姓制度在印度已经称得上根深蒂固了。殿下去印度就藩,不可能将原来的印度人都杀绝,也难以做到,如此必然要面对印度种姓问题。”
“这问题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一种选择——要么如之前那些入主印度的外族般接受种姓制度,要么推翻种姓制度。”
“若接受种姓制度,殿下可以将其略加修改,以王室为第一等级,以追随殿下到印度的文臣武将、大明百姓为第二等级,以主动投效殿下的印度人为第三等级,以其他人为第四等级。”
“不过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划分,要实际执行的话,肯定会面对很多问题。”
“比如说印度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绑定很深,且以人种肤色分辨等级,向来尊崇类似雅利安人的白种人。”
“历史上后来入侵的外族在接受种姓制度的过程中,基本都选择跟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通婚或者说联姻,将自身变为符合婆罗门教规则的统治者。”
“咱们都是黄种人,想要融入印度的种姓制度肯定有一定困难;即便融入,估计也很难变成白种人。”
“再者,随殿下去印度的文臣武将、百姓只怕未必能接受种姓制度,即便他们接受了,儒家想要跟种姓制度相融也不容易。”
“当然,殿下若选择接受种姓制度,在统治印度人时肯定要容易不少。”
听到这里,朱棣若有所思。
作为出身皇家的贵胄,他其实觉得种姓制度挺好,是一种对统治者很有用的制度。
至于刘宽所说的那些问题,在他看来是可以接受或解决的。
刘宽则接着道,“若殿下选择推翻种姓制度,建立和大明类似的制度,坏处是必然会遭到印度婆罗门教乃至被其异化后的伊教所领导的众多印度人抵抗,不论是开拓国土还是稳固统治,都会难上很多。”
“至于好处,其一是不必更改殿下及移民们的思想认知及习惯。”
“其二,若殿下真的在印度建立了一个类似大明的藩国,即便日后殿下不在了,它也不会像印度以前那些王朝般,轻易地被外族入侵并统治。”
见刘宽说完,朱棣脱离思考状态,问:“那妹婿认为俺该如何选择呢?”
刘宽摇头,“此事只能殿下自己决定,如何能听别人的?”
朱棣一时无语。
他如果知道后世的一些网络流行语,此时必然会想到一句话: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事实上,朱棣觉得刘宽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