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小日子的三国,老朱问嘉靖【求追订】 (第3/3页)
,因为他们知道,肯定还有人存侥幸心理。
随后,朱元璋又与众皇子聊了近一个小时的其他事情,这才结束这次皇室会议。
“老大、老四、刘宽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去吧。”
“是。”
其余皇子不论是否甘心,都起身行了礼,离开了西偏殿。
待偏殿大门关上后,朱元璋便道:“刘宽,老四就要去海外就藩了,也不知这一去什么时候能回来。”
“你所知道的明史,说到底与他这一脉相关,不如今日你便将后世历史上大明剩余的几位皇帝之事都讲了吧。”
刘宽听了很无语。
“陛下,正德之后尚有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以及南明时期的几位皇帝,微臣便是今日不睡,也讲不完啊。”
朱元璋心想也是,当即道:“那便讲讲嘉靖之事吧。”
“是。”刘宽先应了,随即搜索记忆中关于嘉靖的事,道:“在微臣看来,嘉靖算是大明一位颇为关键的皇帝——如果将明史划分为前后两页,嘉靖应该算是后一页的开始。”
“嘉靖帝名朱厚熜,本是宪宗朱见深之孙、孝宗朱佑樘之侄。正德无子,因此其驾崩后,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诸阁臣,便按照宗室远近关系,再考虑了年龄因素,迎立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为帝。”
“朱厚熜自幼聪敏,帝王权术可以说是无师自通,其继位不久便以认谁为皇考的问题,掀起了长达三四年的‘大礼议’之争。”
“通过大礼议之争,他打压了以杨廷和为首的阁臣威望,提升了自身威望,切实掌握了部分皇权。”
“这时候的朱厚熜可以说踌躇满志,是想做一个好皇帝的,甚至建立超越祖宗的功业。”
“他先是诛杀江彬、钱宁等正德八虎剩余之人,又释放豹房的珍禽异兽,命地方不得再进献。”
“他又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整顿厂卫,撤废镇守太监,任用了张璁、夏言等一批新锐文臣。”
“自洪熙年间,额,也就是朱高炽在位时开始,大明有了给外戚封爵的习惯,而且是一门封数个世爵,令大明多出了一个贵戚团体。”
“朱厚熜接受臣子意见,将贵戚世爵改为终身制,让贵戚子孙不再袭爵,减少贵戚队伍。”
“除此外,朱厚熜对当时经济、科举等方面的弊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甚至曾试行‘一条鞭法’,为后来的张居正改革打下了一定基础。”
“在朱厚熜早期的治理下,在正德时期因各种乱子而低迷的民生、经济都有所恢复,甚至有所提升,文化也变得繁荣。”
说到这里,刘宽露出感叹之色,道:“可惜,大约是嘉靖帝的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在嘉靖十年之后,不仅他让实施的各项政策遭到挫折,他本人也数次遭遇危险。”
数次遭遇危险?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与朱标、朱棣对视了眼。
或许是担心刘宽略过此事,朱元璋打断刘宽的话,问:“你可知他具体遭遇了什么危险?”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