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工造大封赏!朱檀暗访【求追订】 (第2/3页)
最主要的是,造一台需两个月,也太久了些。
刘宽此时开口道,“陛下,李涉所言是实验品的数据,而制造实验品的时间、成本往往都比较大。”
“但只要研制出来了,哪怕后面无法批量生产,只能手工打造,这两方面也能降低不少——李涉,你觉得若以当前研究所积累的经验,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优化后,需多少时间、宝钞才能生产一台?”
李涉是个纯技术官员,这才意识到他刚才的话不太对,想了想道:“时间上,应该可以缩减到一月左右;材料、人工成本若确定下来,大概可以缩减到十几万贯。”
其实即便是需要两个月、三十万贯才能打造一台,朱元璋也会下令调集人力、物资,不遗余力地去尽快打造足够多的无线电报机。
但听闻时间、成本都可以大大缩减,他终究是高兴不少。
朱元璋想了想,便有了决定,道:“既如此,便成立电报司,隶属于亲军体系,直接向咱负责。”
“除在各行省、都司设立电报局外,还在京师成立一‘电报机秘造局’,直接隶属于电报司。”
朱元璋这番话显然不是跟谁商量,而是告知、命令——在他看来,负责无线电报的衙门必须由皇帝亲自掌控才行。
其余人也明白这个道理,自是无人有异议。
几日后。
朝廷便正式成立电报司,同时也用圣旨告知了对刘宽、李涉等人的具体封赏。
刘宽除获封江宁侯外,还地赐田地万亩,扬州城、苏州城别院各一处,直隶各府城店铺总计十处。
另赐黄金万两,宝钞十万贯!
李涉除获封千讯伯外,还官升四级,为电报机秘造局局正(正七品)。
又获赐京师宅邸一处,店铺一间,应天府田地八百亩。得赏黄金八百两、宝钞万贯,以及丝绸、棉布、玻璃、水泥若干。
无线电研究所其他官吏、工匠虽未有获封爵位的,官吏却多有升职的,主要工匠也记了大功,有利于日后提升工匠等级。
除此外,还都获赏不少宝钞、丝绸、棉布、玻璃等物品。
同时,一直在机器制造局工作的郭天问也因在研究方面屡次立功,获封机械伯。
又获赏京师宅邸一处、店铺两间,应天府田地一千亩。
至此,算上江宁侯刘宽、东宁伯陶成道,大明已经因工造方面的贡献封了一侯三伯!
当消息传开来,大明一时间有不少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昔日的“奇技淫巧”,希望能发明出某种机器,封爵富贵。
各地官学学生,乃至普通百姓,亦对数学、自然科学变得更加重视···
···
在朝野多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