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朱棣教子,齐王考砸【求追订】 (第2/3页)
史上徐达才五十四就病逝了。
因此,过去几年朱棣顶着徐妙云和徐家的压力,前后纳了三位妃子。
且这里面朱元璋也出了力——他这三位侧妃各有来头,一位乃蒙古大部贵女,一位则是海西女真大部完颜氏贵女,另一位则是善理财的广平侯袁洪之嫡次女。
不过自从他连续纳了三位侧妃后,与徐妙云之间的感情便似乎有点冷淡了——这两年徐妙云几乎将所有时间都倾注在三个孩子的教育上,只不过从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算显著。
中午在别苑吃了午饭,朱棣与道衍、陈瑛、覃珩、黄子澄、方宾等文臣僚属商议、处理了一些事务,下午便带着护卫前去军营。
朱棣就藩,老朱除了给他三千护卫军外,还允许他募五千户移民。
朱棣觉得三千护卫军太少,担心到了地方遇到大敌兵力不够,于是决定将三千户移民定为军户,让每户出一壮丁为正军。
如今在广州城外的燕藩军营中,便是三千护卫军与三千燕藩卫所军。
卫所军都是按步兵来训练的,行的是兵农合一。
也即是到了印度后,若是敌人军力不强,这些卫所军就负责建设、工造、种田;若是敌人强大,燕藩兵力不足,那么这三千卫所军就得上战场。
如今这八千户移民(有三千是护卫军家属)只有少数负责燕藩在广州城郊一处田庄的农事,其他则做一些手工业。
一是为各家庭进行创收,好在出海前多购买一些物资;二便是避免这些移民太闲了,搞出不好的事情来。
这些移民主要由麾下文臣在管,才几千人而已,管理起来很容易,朱棣并不担心,故而他来广州后的重心一直在部队上。
来到军营后,朱棣见两千不当职的护卫军和三千卫所军都在训练,在暑气未消的下午挥汗如雨,且那些卫所正军一个个都养得精壮,很是满意。
然后他便对一旁头发花白的老将道:“陈指挥将这些卫所军练得不错,辛苦了。”
陈亨抱拳道,“这是末将分内之事,不敢称辛苦。”
陈亨年五十六,本是元军将领,早年在濠州便投入朱元璋麾下,只可惜后来运势不佳,又或是早年不够受朱元璋信任,二十几年下来也只是混了个指挥佥事军职,封爵几乎无望。
朱棣去海外就藩需要一位稳重宿将坐镇军中,这人肯定不能有爵位——若将公侯伯送去海外,多半会被视作流放。
所以老朱就将陈亨指给朱棣。
朱棣也很懂得收买人心,来了就给陈亨封为指挥使,统领三千卫所军,并承诺在印度开建藩国后,还会有重大封赏。
朱棣所不知道的是,历史上陈亨本是驻守大宁的卫所军将领,结果在朱棣攻打大宁时投靠,成了靖难之后封公的四人之一。
至于如今陈亨来到朱棣麾下,究竟是缘分,还是老朱从刘宽这里听到了什么消息有意为之,就无人得知了。
除了陈亨,历史上另外好几位靖难名将也都汇聚到了朱棣麾下。
如朱能与其父亲朱亮,张玉与其子张辅,以及丘福、张武、徐忠、谭渊等。
当然,更多历史上的靖难名臣如今都与朱棣没了交集,也没出现在燕藩军中···
···
当朱棣在广州训练兵马,雄心勃勃地准备就藩印度时,京师的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