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6章 聪明老朱,电母之能!【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26章 聪明老朱,电母之能!【求追订】 (第3/3页)

,平板玻璃一百尺!”

    “谢陛下!”

    “若无别的事,你便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

    当刘宽准备退走时,朱元璋却又道:“对了,那无线电报机何时能研制成功?咱可等着用上这国之利器呢。”

    刘宽道,“应该快了。”

    朱元璋并未问快了是多久,而是道:“你让那无线电报研究所抓点紧——此物若真能研制成功,咱便给你升爵。”

    升爵?

    那科技伯不是要成科技侯了?

    更难听啊。

    刘宽暗暗吐槽了句,还是应了下来。

    待刘宽离开了奉先殿,朱元璋却是掐着下巴沉思起来。

    虽说目前朝廷只计划给京师各衙门宫殿,而不给民间供电,但以殊荣给刘宽家供电并无不妥。

    就如那水泥,一直都是官厂生产,供给朝廷使用,别说普通百姓,就是高官、公侯都不能买到。

    但他却将水泥当做奖赏赐给文武大臣——当初想到这个法子,他可是高兴了好一阵子。

    水泥生产成本低,用来奖赏臣子可比用真金白银或者丝绸之类的划算多了。

    当时他甚至后悔过早将玻璃开放民用了——若不将玻璃开放民用,他便又多出一项惠而不费的奖赏之物。

    ‘嗯,回头可以将用电及电灯等电器也列入奖赏物品中。当然,一般情况下,咱只奖给臣子用电的殊荣,但电线、电灯还需得他们自己花钱买。’

    ‘除非是那些真立了大功的,咱再直接奖赏电线、电灯等,并派人帮其宅邸通电。’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情越发的美好了···

    刘宽所掌管的天工院,管辖着许多工匠,再加上很多准备工作都已做好,因此给京师各衙门牵电线、安电灯的工程第二日便开始了。

    翰林院。

    方孝孺经历去年大年夜丢女儿之事后,竟然又被朱元璋注意到,在过去的大半年中升了一级,成为了从六品的史官修撰。

    虽然工作重了些,但品级提升了,俸禄也提升了,自是喜事。

    不过他依旧像以前那样,专心公事,很少参与同僚们的闲谈及私下聚会。

    这日,他正在职房翻阅蒙元修的《宋史》,便听见外面传来一阵不小的议论声。

    “这些工匠为何来我们翰林院?”

    “说是牵电线、安电灯。”

    “牵电线、安电灯?难道我们翰林院也能如皇宫那般用上电了?”

    “李兄,叫你别整日埋首书堆吧,竟然连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听说那什么火力发电站建好了,要给京师各衙门都供上电。”

    “发电站竟真建成了?如此快速?”

    “谁说不是呢,一年不到便令我大明拥有电母之能。虽然不愿承认,但科技伯还有天工院的那些匠人也着实是厉害。”

    “···”

    听了一阵,方孝孺有点坐不住了,想出来看工匠怎么牵电线、安电灯。

    《自然科学》期刊常看,对“电”的道理也算略有了解,但仍有很多疑惑。

    也许看工匠做这些与“电”有关的事,能解开他的一些疑惑。

    第二更。

    晚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