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罗荒都司,大胆帖木儿竟想管咱的家事?【求追订】 (第2/3页)
朱元璋听得点头,随即又问:“那你觉得这个都司该如何命名?”
刘宽再次拱手,“自然是全凭陛下做主。”
朱元璋笑道,“你小子还谦虚起来了——给咱一个建议不行么?”
刘宽想了想,道:“后世将此地称之为西伯利亚,据说是俄罗斯人过来后,音译地当地人对这片土地的称呼,而当地人那时自称鲜卑后裔。”
西伯、鲜卑在发音上确实有些相像,而事实上,汉语词汇“鲜卑”同样是音译而来——其原意大概是“宁静之地”的意思。
顿了顿,刘宽又道:“不过,中国自古以来其实对这片土地也有个称呼,叫‘罗荒野’。”
听刘宽讲完,朱元璋道:“鲜卑人虽已融入汉家及诸胡,但若用其名,无异于提醒诸胡,昔日他们曾有一个共同的先祖,不利于归化。”
“还是取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的称呼比较好,嗯,就叫做罗荒都司吧。”
听朱元璋言语间定下此事,刘宽不禁在心里道:至此大明便拥有十七大行省、九大都司了呀。
“李贵,将中亚舆图搬过来。”
“是。”
朱元璋招呼一声,李贵便带着两个宦官抬来一扇挂着地图的屏风。
看到这幅中亚地图,刘宽略微惊讶,因为这幅图上显示的是如今中亚地区各个国家、势力范围划分。
他的手机、电脑中只有后世地图,可没有此时的地图。
大明能制作出这幅地图,说明朱元璋极有可能将光明卫安插到中亚地区了,并且已经获得了中亚不少重要情报。
果然,朱元璋随即就站在这幅地图前讲起了西域、中亚一带的形势。
“如今占据西域的是东察合台汗国,这个你是知道的,在其西北方,也即是与咱大明金山都司毗邻这一片区域,则是金帐汗国。”
“在东察合台汗国西边原是西察合台汗国,但大约二十几年前,一个叫帖木儿的蒙古贵族与其他贵族一起起兵叛乱。”
“大约在洪武三年,这个帖木儿彻底夺取了西察合台汗国统治权,先是自称什么‘大埃米尔’,几年前迁都后为迎合波斯人的一种教义又改称什么‘苏丹’,其实就跟咱们这边称帝差不多。”
“彼处也没有国号一说,这帖木儿又没继承察合台汗国大汗之称,咱索性称其国为帖木儿国得了。”
“西域、中亚一带除了方才介绍的这三大国外,还有不少游牧部族及小国。”
“不过,根据光明卫传回的情报,东察合台汗国已是日薄西山之态,反倒是那帖木儿国与金帐汗国如日初升。”
“算起来,那帖木儿崛起的时间只比咱晚几年而已,并且在夺取西察合台汗国后,这帖木儿并未懈怠、享受,依旧锐意进取。”
“过去十几年间,他向西灭了花拉子模,向东则数次攻打东察合台汗国,胜多败少。”
“目前两国虽仍处在交战之中,但东察合台汗国已然显露败象。也亏得东察合台汗国过去几年在跟咱大明商人的交易中获得了些好处,否则怕是会败得更惨。”
“至于金帐汗国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