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老朱逼天元帝写降表,漠北行省【求追订】 (第2/3页)
人听了,对“科技伯”印象更深刻了——自从草原一路南下,他们可是听过不少次“科技伯”之名,似乎大明如今很多变化都与此人有关。
而在几人说话的这会儿时间,火车果然越来越快,渐渐地竟有直追奔马之感。
天元帝看着窗外飞逝的景物,一时又发起呆来···
···
洪武二十年,三月初八,被俘与投降的北元君臣被送抵大明京师,游街而过。
因为大明已建立二十年,年轻一辈已不是在昔年蒙元残暴统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故而对北元君臣并没有太浓烈的痛恨。
即便是年长之人,经过这么多年,恨的也只是当年直接欺压他们的蒙古贵族、官吏及地方豪绅,而非天元帝。
毕竟天元帝这个皇位都是逃到草原之后继承的。
所以,北元君臣虽然游街而过,遭到众多京师百姓观望,却并没有被扔菜叶子、臭鸡蛋之类的。
即便如此,看到周围大明百姓兴高采烈的笑脸,以及各种议论,北元君臣也感到一阵阵屈辱。
“领头的那个就是鞑子皇帝吗?看着怎么不像鞑子,反像个汉人?”
“听说鞑子皇帝的娘是高丽人,所以才长得像我们汉人吧。”
“高丽人像我们汉人吗?”
“比蒙古人像点吧。”
“这鞑子皇帝长得白白净净的,一看就不能打,怪不得让咱大明灭了呢。”
“谁说不是。”
“···”
这一刻,天元帝多么希望他听不懂汉话啊,那样他就不用因周围百姓的议论声而更加羞愧、耻辱了。
好在按照朱元璋的旨意,被俘虏的北元君臣是由江东门入外城,再由清凉门入内城,而后过洞神宫一带,再经里仁街、太平街由西华门送入皇城,需要经历的路并不长,更不是专门游街。
所以,这种让天元帝羞辱的场景没持续多久就结束了。
献俘太庙的仪式朱元璋准备待大军凯旋而归后,再一起举办,此番他只是先见天元帝等人一面,故而地点选在了武英殿。
到了武英殿中,天元帝遥遥望见高坐于龙椅上的花白胡须老者,仿佛被其锐利的目光刺到,不禁心肝儿一颤,跪了下去。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平身。”
“谢陛下。”
听朱元璋语气平和,天元帝暗松口气。
别看他游街时觉得屈辱欲死,可真到了朱元璋面前,他满心满脑便都是如何活下去了。
朱元璋看出天元帝的拘谨,便道:“你祖上铁木真、忽必烈都是英雄人物,尤其是铁木真,崛起于草原少民部族,最后却打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偌大帝国,称得上是一代雄主。”
天元帝虽是头回听闻“欧亚大陆”这个词,却也能大概明白其意思,听出朱元璋夸赞孛儿只斤氏先祖,他下意识挺直了些身子。
可想到如今他已成阶下囚,生死皆操于人手,便又佝偻起来,低下头去。
朱元璋则是话语一转,“然不论铁木真还是忽必烈,都只擅长打天下,而不善于治理。”
“尤其是忽必烈,既南下占我汉人土地,驭汉民而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