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8章 《海外风物》,北伐残元!【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18章 《海外风物》,北伐残元!【求追订】 (第3/3页)

    故而到了洪武二十年,年五十六的徐达虽较以前清瘦了些许,却没得什么病,且精气神也比前些年更好了。

    此番北伐,大明发动了几十万卫所军,若算上征发负责后勤运输的民夫,则可称发动了上百万大军。

    如此众多的人马,如此规模空前的一场大战,也只有多次统领超十万大军的徐达去坐镇北平,就近掌控局面,才能让朱元璋放心。

    除了徐达这位征虏大将军,朱元璋所任命的四路主将也都赫赫有名。

    北平这一路的主将为颍国公傅友德,左右副将为定远侯王弼、东川侯胡海,左右参将为吉安侯陆仲亨、荥阳侯郑遇春。

    辽阳这一路的主将为永昌侯蓝玉,左右副将为武定侯郭英、延安侯唐胜宗,左右参将为凤翔侯张龙、靖宁侯叶升。

    太原这一路的主将为长兴候耿炳文,左右副将为江夏侯周兴德、平凉侯费聚,左右参将为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

    西安这一路的主将则是宋国公冯胜,左右副将为申国公邓镇(邓愈之子)、乐浪侯濮英,左右参将为全宁侯孙恪、会宁侯张温。

    其中北平、西安两路兵马为主力,实际各有十二万明军、十万明军。

    太原、辽阳两路为偏师,实际各有八万明军、六万明军。

    也即是说,此番北伐,大明实际出动了三十六万官军——大部分是卫所军,但也有部分天子亲军、亲王护卫军。

    这个数目相较于大明前几次,尤其是洪武十四年那次北伐,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出太多兵马。

    但别忘了,如今的明军战斗力绝对比五年前要高出一大截。

    一则,如今明军的鸟铳、火炮装备率已经极高——而因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披甲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百!

    这里的甲可不是指纸甲、布甲、皮甲,而是指铁甲!

    二则,如今明军待遇相较五年前也略有所提升,甚至军队将士识字率、文化都因大办识字班而显著提高。

    这两种变化,可谓是让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相较于五年前产生了质的变化。

    徐达、傅友德、冯胜等大将甚至曾说过,若率领如今的明军,他们可以打赢两三倍乃至更多的五年前之明军!

    ···

    因大明如今内有锦衣卫、外有光明卫,再加上户籍制度严格,所以北元的暗探在大明境内几乎寸步难行。

    再加上北元朝廷依旧腐朽,内部有诸多斗争,故而对大明这边的变动并不敏感。

    不过此番明军四路北伐,除动用了三四十万正规军外,更征发了大几十万的民夫,动静实在太大。

    至二月初五,暂驻于捕鱼儿海(贝尔湖)附近的北元朝廷(北元朝廷是流动的)好歹是获知了明军北伐的消息···

    第二更。

    晚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